轲比能不明所以,依旧含笑说道:“我听儒士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想必就是这般。”

曹爽嘴角依旧微微带笑,可脑子里却闪回般想起了三年前的马邑城外,自己为轲比能入寇而连日奔波的身影。

想这轲比能从大营而来,也肯定见过毌丘俭多次了。不知毌丘俭有没有告诉轲比能,他的前任女婿郁筑鞬就是由毌丘俭所杀呢?

曹爽忍住没说自己当年那段经历,只是略微拱了拱手:“来日作战之时,还望单于与本将妥善协同,勿要误了朝廷的大事。”

“还望曹校尉多多照拂。”轲比能回礼道:“裴御史已经安排好了,运兵共需三日。我第一日来,段校尉第三日来。”

“这个我知晓。”曹爽道:“第四日大军就进兵了,如此安排倒不至于误了时辰。”

说着说着,曹爽的表情也渐渐变严肃了起来:“到时单于看我调度即可,若无命令,不许私下追击、贪图缴获以及超过我部向北。”

轲比能道:“曹校尉放心,满将军已经嘱咐过我了,定然不会误了大事。”

……

北、南两侧都在忙于六月七日的总攻准备,或是修整道路备下物资、或是抓紧运兵绕过辽口。

而中军大营里的曹睿本人则清闲多了,又跑到河岸边的发石车阵地中去走访。

曹睿捧起一块十斤重的石弹,看着上面缀着的麻网,以及网上挂着的多个如同哨子一般的木器,向身侧的将作大匠马钧问道:

“这个石弹已经试验过了?可有什么问题?”

马钧兴致勃勃的介绍了起来:“都按陛下的旨意试验过了。以往的石弹都是三十斤到五十斤不等,能射至少百丈。如今降到十斤左右,能射至少两百五十丈,从河岸这边,足以抛射到辽水东岸的围堑后面了。”

“在何处试验的?”曹睿又问。

马钧笑道:“臣在大军后面五里处试验的。陛下放心,敌军绝对看不到发石车试验此款石弹的场景。”

“到时发石车一齐抛射,石弹飞射之时还带有凄厉的尖啸声,敌军必然丧胆。陛下如此巧思,臣自叹弗如。”

曹睿嘴角微微扬起:“朕是个理论派,要真将东西造出来还是要马卿来做。”

马钧道:“石弹从三十斤减到了十斤,不仅射程增加了一倍有余,而且抛射的速度也愈加快了。还不必担心发石车木臂损坏。”

曹睿笑着解释道:“这就是个能量守恒的问题。就如人手臂抛石一般,同样的力气扔出去,大石慢且近、小石快且远。”

“此番作战并不需要石弹砸城,只是用来恐吓敌军就够了。三处发石车阵地都设好了?”

马钧拱手道:“大营外一处,北五里、南六里两处都已设好。每处发石车各六十座,应能满足大军所用。”

曹睿点头:“不错,石弹预备充足些。浮桥与发石车都是马卿准备的,朕在此和你说,此事做好了也是战功!”

马钧拜道:“臣不求战功,只求能报效陛下知遇之恩!”

曹睿笑道:“那好,朕就看你明日的表现了。”

……

六月六日临近中午,北路率领八千轻骑的度辽将军刘晔,也率军到达了玄菟郡高句丽城以北十五里的地方。

比预定的时间还晚了五日。

旷野里一处隆起的山丘之上,刘晔与随行几人策马站在高地、抬手遮住眼睛向南边眺望,长叹一声:

“本以为三十日能至高句丽城的,结果多用了十五日。失期乃是重罪,不知陛下那边战果如何了?”

刘晔此番率八千轻骑走北路,麾下三千中军骑兵中,除了步兵校尉段昭算是老将,曹肇算是小将,甄像则是在邺城被塞进来的关系户。五千乌桓轻骑,则由昔日攻轲比能时立功的提笃总领。

这四人在刘晔身侧,也眺望着远处旷野里高句丽城的方向,眉宇间尽是忧色。

段昭道:“大军已到高句丽城下,谈什么失期不失期的也已经没用。更何况这一路上道路毁坏、地形复杂、辎重艰难,若朝廷问责下来,我愿为将军解释说明,实非将军之过。”

曹肇应声道:“我亦愿保。”

一旁的甄像说道:“我也一样。”

曹肇是故大司马曹休的儿子,甄像是皇帝表亲,这二人的面子不是一般的大。可刘晔并未因二人的话语而轻松些,眉头依旧紧皱着,指向南边的城池:

“无论罪我或不罪我,高句丽城都是要试探一番、尽量拿下的。”

“诸位,”刘晔转身看向众人:“轻骑迅疾如风,我意即刻以骑兵围城、以求诈开或者攻下城池!”(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