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似乎有着永恒的话题,汩汩的流淌着,上下求索着,总能有些欣欣然的情绪。这些故事像珍珠船,细细浪浪的,摇摇晃晃的,不那么真切,有些朦胧,不那么识见,有些彷徨,不那么自然,有些假设。这就是春天的故事。春天的细雨。春天的喜乐。

村上也有春日。不过,村人们都无暇思索。都去了远路。过了大道周津,长途跋涉,把村庄都望远了。春社的集会也有些萧索。如若不是特别的日子,即便是满园春色、赏心悦目、姹紫嫣红,村上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像是春日的零露,纵然有千姿百色、百色千姿,都会在夜来的风雨声中,化为无形。村上就是村上,是方正俨然、俨然方正的所在。

到了廊桥,春晓就是个特别的时刻了。这里一簇,那里一丛,到处又有了些萌动的新气象了。无论是氤氲弥补、春风化雨,无论是长流开凌、花苞欲绽,无论是风急冷峭、夜来寒袭,都能够有些润物无声的气象。气象就不是俨然方正的样子。气派也不是随遇可求的事物。气质还能是到处采撷的故事?

春晓让人不觉沉思,不是沉思,是沉酣,不是沉酣,是沉浸。让春天的日子变得特别,有了特别的时刻。即使不装点拾掇那些姹紫嫣红、零露攘攘、倩影风绪,也能使人感怀。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春风花草香,时鸣春涧中。碧草自春色,隔叶空好音。

不是接天无穷碧,不是大漠孤烟直,不是听雨僧庐下,不是卧听风吹雨。不是又遇打头风,不是相逢不相识,不是客路青山,不是海日生残夜。不是红杏出墙来,不是这里,不是那里,是实实在在的春晓与廊桥,是真真切切的春晓与廊桥,是方正俨然的气象,是随遇可求的气派,是到处采撷的气质。是廊桥,是春晓,是沉酣,是感时。

柳含絮就只是到廊桥里来诵读,大声的读,朗读,认真的读,反反复复的读,从头至尾的读,一字一句的读,前后的读,左右的读,书声郎朗,就像是在学堂一样。学堂里也是这样诵读,大声的读,朗读,认真的读,反反复复的读,从头至尾的读,一字一句的读,前后的读,左右的读,朗朗书声,像是在廊桥一样。柳含絮只是在读自己,并不是在读廊桥。只是读,并不是认真的读。只是认真的读,不是特别的读。反反复复,从头至尾,一字一句,把气象给遗失在东风里,把气派丢弃在流水了,把气质交与了往事了。这样就简洁,明了了,不甚难读了,

这样老先生就方便审问了,不是像大道要津、大路要处、大方要情上的来客那样追上来审问、明辨、细查了,只需要反反复复,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就能够简洁,明了,不甚难读。这样柳含絮就是真真实实的读书的人了。就是与往事里的书生,也别无二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