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信陵君陈师函谷关已很长时间,您看他能攻入咸阳吗?”
春申君对信陵君倒是信心十足:“秦国虽然山河险峻,却挡不住信陵公子,他手下的能人多着呢。”
“可是,破关之后,还要深入腹地,直到攻下咸阳,怕还得打许多硬仗吧?秦人称雄于世已逾百年,国力之强,合六国而莫及,虽然打了败仗受些损失,就能轻易屈服吗?如果他们顽强抗到最后,即使我们胜利了,将要付出多大代价啊,您想过吗?”
春申君叹口气:“这么大的一场战争,双方的损失都小不了!”
“那么,以这样大的代价灭秦后,楚国能得到什么好处?”
春申君笑了:“好处当然很多,最起码能把失地收复回来,几千里呀,还有郢都……”
李园不让他继续说下去:“收复失地?不必等到灭秦,现在就可以嘛,据臣了解,目前秦在黔中、荆襄一带驻守的兵力薄弱,只要把景阳将军调回,收复失地不费吹灰之力若要在损失数万将士攻破咸阳之后,恐怕我们倒无法收复失地啦。”
春申君瞪了他一眼:“现在调回景阳,那不是拆信陵君的台吗?”
李园扑通跪下:“论说臣不该妄议军国大事,但食君之禄即当报君之恩,臣蒙相国以推食解衣之士相待,就必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今列国纷争,强者为尊。信陵君侠义肝胆,天下敬仰,但他终究是魏国人,胜秦后终要回归魏国,使魏国成为取而代秦的最大强国楚在这场战争中过分损耗财力,日后拿什么与魏相抗衡?您是楚的相国,也是以后世代楚王的祖先,您现在不愿拆信陵君的台,可谁又能保证强大后的魏国将来不拆您的台?相国,保存实力,可是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大计啊!您怎可因私交情谊而损国家利益?”
“这……”李园的一番说教不无道理,春申君不得不做考虑。
与此同时,在燕国蓟京流传着一个让燕王喜听了非常恐慌的消息:“对秦战争结束后,在信陵君的支持下,赵国人要帮将渠回来夺位……”
当年,将渠因为反对栗腹发动侵赵战争,差点儿被砍头,而燕王喜也不是出自真心愿意拜他为相,只是做为战败国被迫接受的这个和谈条件,所以他对燕王喜绝不会感恩戴德,怀仇挟恨倒是必然,而且,谁不觊觎王位?他和信陵君又是好朋友,只要有信陵君撑腰,天下还有什么事办不成?何况还有赵军帮忙,他自己又掌握着燕国兵权,夺国称王易如反掌!怎么办?燕王喜越想越怕。
正在这时,秦使求见,说了几句“序言”,便转入正题,劝燕王从函谷关撤回部队,与秦重结“连横”之盟,保证燕今后不再受任何侵犯,永享平安。
出兵击秦,燕王也可以说是被迫,因为与赵定的和谈条件之一是燕国的军政大事由将渠决定,他要参战,燕王就是不愿意也阻止不了。出于一种逆反心理,燕王与秦的意见一致,但是,要想撤军,将渠能同意吗?信陵君和赵国要问罪怎么办?这两家哪位也惹不起。
秦使却早有准备:“放心吧,我们可以给你制造一个谁也不能反对的正当理由。怎么样?跟着我们走,没错。”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