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秦国“政治攻击”的第一个目标瞄向的是齐相后胜。这小子本来已被秦国的金钱喂得相当驯服,一直跟秦国保持友好往来,有三晋做屏障,任他们打得天翻地覆,他却受不到秦国的一丝威胁,坐在东海之滨,尽情的横吃螃蟹猛吃虾,享受“渔盐之利”。当然,这种小人的天性就是反复无常,见利忘义,在看到秦军大败躲入函谷关后,他认为秦国大势已去,亡在旦夕,就摇身一变,站在“盟军”这边,急忙派兵参战,以便日后“受降签定仪式”上,自己也能在战胜国中占一席之地。但来到函谷关后,看到灭秦并非吹气那么容易,便有些后悔,通知邹平取观望态度,不要积极参战。
吕不韦也正是看准了他是“墙头草”,就派人给他又送去一万金和一封信:“信陵君眼睛里揉不进沙子,对你的一切都了解,即使真的灭秦后,他也不会给你任何好处,只有跟我们合作,你才能得到无穷的富贵!”
在李斯制订的策略中,除了“利诱”外,对于不肯被收买的,则“利剑刺之”进行暗杀。齐国的大司马雍门是位态度坚决的“抗秦派”,经常劝谏齐王建:“三晋,我之屏障也秦,乃虎狼之国,尽吞三晋之后,踞坐于齐国门前,我们还能有一日的安宁吗?”所以他主张援助三晋抗秦,为此与后胜争得面红脖子粗。只因他也是光复齐国的三朝老臣,“大司马”握有军权,文官武将中也有不少是他的亲友老部下,形成一定势力,所以后胜虽然很讨厌他,一时却也没有办法。想不到,接到秦国金、信的第二天早晨,雍门来上朝时,突然被刺在齐王宫前。
望望那堆令人眼花意乱的灿灿黄金,再看看雍门这惨不忍睹血淋淋的尸体,后胜明白,这是为自己扫除障碍,也是为自己树立榜样:不合作,就是这种下场!利诱威胁双管齐下,使后胜坚定了与秦“友好”的决心,向信陵君连招呼都没打,便派人通知邹平:悄悄撤回。
邹平接到通知时,信陵君正在布置奇袭潼关的作战计划,如果知道齐军要走,还可以调动其他部队来补救,可惜邹平害怕受到拦阻,甚至部队被收编,所以不敢说实话,反而假装同意执行作战任务,却在发动奇袭之夜,趁别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攻关上时,带着部队偷偷溜走,结果使这次攻破潼关的关键一战流产!
楚国春申君虽也名列“四大公子”之中,做过两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养着几千门客,但就其“品位”来说,根本不能与信陵、孟尝相比,和平原君倒不差上下。有一次平原君派人出使楚国,春申君把他安置在驿馆,这位赵使为了显示自己的富贵,头发上插着玳瑁制的簪子、剑鞘上镶嵌珠、玉,昂首而入,很有点儿洋洋自得春申君岂肯折服?很快就让三千门客换上“珠履”,排成两行列队欢迎,把这位赵使看得目瞪口呆,平原君听了后,竟为比不过春申君而感到羞惭。古代君子重德、才而轻货、宝,然这二位都在为看谁更富有而争强斗胜,所以他俩比信陵、孟尝的等级要低。
不过就他二人而论,春申君的品格还不如平原君。平原君虽然“未睹大体”有些庸俗,还因“利令智昏”导致长平大败,但他的“贪”,毕竟不是为了自己,而且一生都是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春申君却策划了一场与吕不韦相同的窃国阴谋。
春申君的门客李园本是赵国人,他有个妹妹名叫李嫣,生得是花容月貌、天资绝色、能歌善舞,想献给主人又没人做媒,有一天就告假回家,故意回来晚了,并向春申君解释理由:“齐王派使者来要聘娶我妹妹,中午招待他吃饭误了时间,请原谅。”
“什么样的美人值得齐王大老远的都闻着味儿啦?”春申君不禁心动:“那一定是很漂亮啦,可以先让我看看吗?”
李园等的就是这句话,连连答应,回去把妹子盛装打扮得花枝招展送进府内。春申君一见就流下口水,吩咐李园拒绝齐使,给自己当了小妾,十分宠爱,日夜不离左右,李园也就升任“大舅兄”。
不过李园的野心不仅于此,还要利用妹妹往更高处爬。李嫣怀孕后,他请“名相”唐举给相面,结论是“男”,便又向春申君献计:“大王年已六十还没儿子,何不把李嫣送给大王,若生男,必立为太子,则君之后世代为楚王矣。”
这么容易就能让楚国姓黄?仔细想想这么做确实不难,春申君实在抵御不住这个巨大的诱惑,便实施了这个阴谋,李园再升为国舅。但是,离他的目标还很远。
春申君捡了个大便宜挺感激李园,师弟朱英却劝他要警惕此人:“对你总是趴在地上膝行跪拜,不见得是出自内心的恭敬反复承诺起重誓的人,更不可信任李园对谁都是笑眯眯的甜言蜜语,净挑对方爱听的说,显见是个谄妄小人。子曰:巧言令色鲜于仁,对他不可不防,休待噬脐莫及。”
可惜春申君不听,反把李园当做心腹亲近,言听计从,后来果被李园所害。趁楚孝烈王驾崩之机,李园在宫门伏下甲兵,把来奔丧的春申君杀死并灭其族,自己完全掌握了楚国大权,这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李园这种人没有不爱钱的,于是吕不韦也给他送去万镒黄金。
但钱却不能打动春中君,想让他撤军,必须安排一个与楚国利害相关的理由,所以收买李园,就是要用他的嘴传送给春申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