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地说,吕不韦确是被信陵君的声势吓昏了头,过分恐慌。正如李斯所指出的:以秦国现有的实力,虽不足以出击,但保家还应无险,实在不必急于屈膝求和。既然还有“翻本”的余地,大家的头脑也就重新开动运转,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国制定了“军事上保守,政治上出击”的基本方针。
信陵君率领的六国联盟现在可以说是兵多将广,声势浩大,所以打算先以政治攻势迫使秦国屈服求和,不料秦国却不理这个茬,于是便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但东部防线是秦的“生命线”,一旦失守就意味着灭亡,所以守军的抵抗非常顽强,而且入秦的咽喉要塞潼关和函谷关,都是修建在险峻的高山上,只有一路通行,道路又被秦军用滚木礌石封锁,将士们只得手脚并用,攀爬到城墙下运送云梯也相当困难,山城陡峭更难以竖立,且极不稳固,因此每战都很激烈残酷。攻城部队伤亡惨重,却没有效果。
原本计划派李牧从当年赵武灵王发现的那条秘密小路偷袭,可惜已被堵塞,绕路巴蜀又距离太远。为了解决攻关难题,信陵君的大帐中夜夜灯火通明,白天作战,晚上就开会,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新的办法。
在潼关战区担任主攻的是楚国部队,也是毫无进展,景阳觉得很没面子,就要加大攻击力度,屈建劝阻道:“强攻损失太大,咱们也来个偷袭行不?”
“怎么偷袭?夜里摸进去?”
“对,夜里摸进去。我这几天一直在观察,他的城墙只修到黄河边,河水湍急,虽然不能逆流而上,但墙边与河水之间还有块空隙可以利用。”
景阳摇摇头:“你没看到人家在那儿用铁柱和铁链修了一条栅栏?城墙上还有监视哨兵,在人家眼皮子底下能让你爬过去吗?”
“那也有办法,听说公子有一把青釭剑削铁如泥,咱们可以借来,让水性好的人从水下砍个口子钻过去,摸上城墙打他个措手不及,同时外边配合攻击,只要撕开缺口就能破关!”
信陵君听到这个建议非常高兴,与薛琦毛远亲自赶到潼关实地观察,却又有些担心:“黄河水急,虽是边缘那冲力也很大,天又这么凉,在水中能行动吗?”
屈建笑笑:“我是在长江边长大的,从小泡在水里,比陆地上还自由,楚军中会水的不在少数,挑最好的千人也只在弹指间,我们还有鱼皮甲穿在身上不透水,水凉么”他的神情变得严肃:“秦军烧夷陵祖坟乃百世之恨,楚人没齿难忘,报仇雪耻在此一举,虽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何况水凉!屈建愿为前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