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腹没想到赵军如此疲软不扛打,心中乐不可支,命令部队全速前进,穷追猛打。但他没让追杀那些老弱残兵,只把目标对准廉颇,他认为只要能捉住廉颇,邯郸就不攻自破。远远已能望到廉、乐二人,他觉得大功即将告成,兴高采烈地大喊大叫:“给我马不停蹄直捣邯郸!进了城放假三天尽情取乐,邯郸可是美女如云哪。哈哈哈哈……”笑得直淌口水。他知道乐间比自己强,刚才又看到廉颇并不像传说的那么厉害,为了建头功,所以才自任前锋,让乐间当后卫,怎知乐间正求之不得?
一口气追出百余里,人马全都累得气喘吁吁,忽见前有一片小树林,廉颇和乐乘纵马进林。按军事常识有“逢林莫入,穷寇勿追”之说,为的是谨防埋伏,起码也要派人侦察,摸清情况后才可以继续行动。但栗腹既不懂也不愿遵守游戏规则,一马当先闯了进来,却没有再发现廉、乐的踪迹,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穿林而过。
不料,刚一出林,就看到乐乘率一支部队挡住去路,冷冷地用枪一指:“停下吧。”
栗腹一看乐乘所率赵军个个兵强马壮,全是二、三十岁的精锐,绝非刚才被追逐的那些狼狈溃军,不禁奇怪地问:“乐将军,你怎么不逃啦?又来了一拨生力军吗?”
乐乘在燕时与栗腹算是熟识,所以态度比较温和:“你们跑得太累了,看在故人面上,我暂不发动攻击后退十里,容你们歇后再战。”
栗腹到这时候才觉出的确是真累了,浑身软绵绵的已提不动手中长戈,但他对乐乘并不十分放心:“你可别骗我,乘我们休息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
乐乘冷笑:“我岂能像你那样食言而肥?”
乐乘退出的十里地,足够燕军人吃喝、马打滚。栗腹有了心情,竟又想做乐乘的策反工作:“乐将军,咱俩过去还不错,依我看,赵亡在旦夕,您就别替他们死守了!这不,廉颇老儿先溜了,让你在后边替他殿后卖命,谁还愿意听他们吆喝?您要过来,燕还封您为武襄君!”
“廉颇溜了?”乐乘对这个缺少智商、白日说梦的傻瓜忽然产生一丝怜悯,竟轻轻叹口气:“回头看看那是谁?”
恰在这时鼓声响了,又一队兵马出现在燕军身后,栗腹回头一看,一位老将白发、银髯、黑盔铁甲,立马横刀高声大喊:“廉颇在此!栗腹小儿授首吧!”
栗腹大吃一惊:“廉颇已被我杀得望风而逃,如何在后边又出来一个?”手下众兵将也是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廉颇见他有些慌乱,不容他回过味儿来,大刀一挥,三万铁骑铺天盖地冲杀上来,这可都是逐个挑出来的骁勇士卒,又都是满腔怒火憋了一肚子气,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冲入燕军一可当十。栗腹所率本也都是精锐,可惜被长途奔袭耗尽了气力,若是当时就投入战斗也许还能拼一阵,廉颇和乐乘却偏让他们小憩片刻,又不容歇过劲儿来,从生理学上来说,这才是动物最疲乏的状态,连刀枪都拿不动,怎能抵抗?赵军枪挑刀砍大开杀戒,燕军虽众,但追逐中有快有慢前后不继、七零八落,本来就缺乏斗志,又是出乎意外,勉强抵抗几下,已是纷纷落马,死伤遍地,吓得四散逃命。栗腹杀了几个仍然遏制不住,正在着急,又听得远处鼓声如雷、尘烟蔽日,旌旗掩映下,还不知又有多少赵军杀来,吓得他心慌意乱、肝胆皆裂,调转马头也想跑,不料廉颇一连砍杀十几个偏将和护卫,已纵马飞驰到他的车边,一刀削飞他手中长戈,然后交刃左手,轻舒右臂,一挥身,抓住他的脚脖子:“过来吧!”竟把他拖出车外倒提驰去。
乐间见栗腹奋不顾身地去追廉颇就叹了口气:“军事知识浅薄到如此程度还能当统帅,真让人不可思议,一旦中了人家的诱兵之计还让我保持距离,我怎么去救你?”
果然不出所料,前方传来兵败的消息,无论如何,自己身为燕将,总得去援救,怎知半路上斜剌冲过一支军队挡住去路:“乐将军,卿秦已被俺李牧斩首,你首尾受敌,战已无济于事,降了吧!”
随着燕军溃逃,指挥已经无效,就像乱成一窝失掉巢的蜂,乐间有心组织兵力再战,也明白此时已不是廉颇对手,徒取其辱但若收集败兵回去,燕王必会责怪自己没有尽力投入作战,栗腹当然不会承担指挥失误的责任,到时自己有口难辩,难免获罪!
正在他进退两难之际,忽见一骑飞来大叫:“廉相国、武襄君,请将速做了断,以免玉石俱焚!”乐间一声长叹,泪流两行,在马上朝北拜了四拜:“大王,非臣不肯尽忠,实在是燕国已无臣容身之处了!”嘱咐副将尽快把残兵带回蓟京,自己则直奔齐国。
燕王喜接到栗腹失利的报告,正想督军援救,随即传来李牧斩卿秦的消息前方退下来的败兵又说乐间失踪。心中慌乱,没了主意,进退两难、犹豫不决,忽听杀声遍野,赵军已离得不远,只见旌旗如林,战尘蔽日,东西两翼,望不到尽头,更加惊惧:“栗腹弄错了,赵国的雄兵,只怕百万不止!”急忙下令撤回,怎奈此时廉颇已相距不远,乘胜尾追。燕王已不能再做任何抵抗,只知拼命逃跑,燕军丢盔弃甲,辎重尽失,一口气跑进蓟京,喘息未定,廉颇的大军已到城下。
廉颇却不急于进攻,只让栗腹跪在地上自己叙说如何背信弃义、食言而肥、煽动燕王侵略兄弟友邦……燕国军民听了争相唾骂,谁还肯尽力守城?倒是副将剧辛实在听不下去了,骂了声:“少给燕国丢点人吧!”一箭把他射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