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殷听了父皇的话后,举起大刀向着死囚的头颅砍下去,只是他实在有些胆怯,刀砍下去的时候,双眼一闭,刀就劈空了。

高洋见到儿子这个样子,心中怒火向上涌,他生气地拿起马鞭狠狠地将高殷抽了三下。从此之后,高殷许是被父皇的举动惊吓到了,每当遇到紧张的时候就会心悸口吃,说话不流利。

天保九年(558年),文宣帝高洋打算出行到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他下令由皇太子高殷监国。

高殷在监国期间,召集有名的大儒前来皇宫里讲授《孝经》的经义。当时,有一位全国知名的大儒叫许散愁。

这位许散愁,学富五车,是北齐时的国子助教。他一生从事教学工作,且嗜爱读书,但他终生没有娶妻。

高殷就请杨愔传旨,问国子助教许散愁:

“先生活在世上,是靠什么信念一直坚持到今天的?”

许散愁回答说:

“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从来不会和姣美的男童睡同一张床,不会进入少女的房间,一辈子热衷于博览图书典籍,不知不觉间,人就走到今时今日了,人也渐渐衰老了。

许某平生的胸怀抱负,就是希望像现在这样而已。”

高殷听后,感叹道:

“颜渊缩进屋子号称贞节,柳下惠坐怀不乱,都不如这位老翁白了头也没娶妻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代圣人颜渊在妇女危难之时,没有趁机侵犯,柳下惠坐怀不乱,二人都被后世称颂是个有节操的君子。但他们两人都比不上这位许散愁老翁,为了读书,一直到头发全都白了也没有娶妻子啊!”

高殷因为有感于许散愁的好学不倦精神,于是下令赏赐他一百匹绢,以示嘉奖。

高殷自小就是一名“三好学生”深得像杨愔、魏收等汉族文官的赞赏,认为他有良好的德行,是北齐朝廷难得的有仁义之心的统治者。

但高殷在鲜卑勋贵们的眼中,则被视为“妇人之仁”,不够果断,不够剽悍,个性不像个鲜卑男儿。

高殷同时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十分尊师重道,他对自己的老师十分尊敬,对汉族儒生能做到礼贤下士,因而在汉族人当中颇有威望。

面对鲜卑大臣们对自己的轻蔑看法。高殷问杨愔:

“本宫经常觉得疑惑,为何父皇总是嫌弃本宫不像他那样勇猛?”杨愔说:

“陛下自登基后,四方不服,故而他每次都御驾亲征,征服四方蛮夷部落,以震慑他们,故而认为一国之君也需要具有勇猛的一面。

与此不同的是,如今的朝廷更需要一位有仁德的国君,安抚和平复朝廷内外,对外事务有诸位将领掌控军队,由他们统率三军,太子就不必要像陛下那样必须具备凶悍、勇猛的一面才能治国了。”

“可是鲜卑族人一向以强悍着称,有朝一日,本宫成为他们的国君,却缺乏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特质,本宫担心他们会不服本宫的统治。”

“太子过于忧虑了,国家的君主,其主要的责任是发号施令,任人以贤。所谓政令所出,必得利国利民,用人以贤者为先,国家推行良政,方能得民心拥护,只要得了民心,天下可安矣!”

“杨宰辅说得有理,本宫受教了。”

高殷因为认同杨愔的政治抱负和治国理念,所以对杨愔十分信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