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朝堂宛如一座华丽无比的宫殿,其建筑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朱红色的梁柱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墙壁上则绘有绚丽多彩的壁画,展现出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屋顶上铺陈着一层又一层的琉璃瓦,在灿烂的日光映照下闪烁着耀眼光芒,如同一面面金色盾牌。

殿内更是灯火通明,数盏巨大的华灯高高悬挂于穹顶之下,将整个殿堂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那些由宝石镶嵌而成的灯具散发着璀璨光辉,使得周围一切都显得如梦似幻。而在这光芒最中心处,则摆放着一张用纯金打造、镶嵌着无数珍贵宝石的龙椅。此刻,年轻的皇帝李治正端坐在这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宝座之上。

只见李治身穿着一袭明黄色绣有五爪金龙的华美龙袍,头上戴着一顶缀满珍珠和玉石的冕旒。然而,尽管他外表威严华贵,但那对深邃如海的眼眸之中却透露出无尽的无奈与隐忍之色。这种复杂情绪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像是一片浓重的阴霾笼罩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他那双紧紧握住龙椅扶手的手因为过度用力而导致指节微微泛白,似乎正在竭力抗衡着内心深处不断翻涌上来的汹涌波涛。此时此刻,整个朝堂的气氛凝重而压抑,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起来。

站在朝堂下方的长孙无忌等一众德高望重的老臣们皆身着庄重肃穆的朝服,神情严肃地注视着上方的皇帝。他们个个面色凝重,不苟言笑,一举一动之间都散发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这些老臣凭借着自己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威望和经验,牢牢掌控着朝堂的节奏。他们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缓缓回荡开来,犹如一声声闷雷般沉重而悠长。

长孙无忌率先缓缓地站起身来,尽管已经年逾半百,但他那高大挺拔的身躯依旧笔直如松,仿佛岁月的流逝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只见他昂首挺胸,不怒自威,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感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

他清了清嗓子,然后声若洪钟般地开口说道:“陛下啊!此次科举选拔之事,微臣认为应当以门阀子弟为重中之重。要知道,这些门阀子弟可是自幼便受到世家大族的精心熏陶和培养,他们对于治国理政的方略可谓是耳熟能详,其见识之广博以及个人修养之高深,绝非那些寒门子弟所能比拟的呀!相信他们一旦入朝为官,必定能够尽心尽力地为朝廷效犬马之劳,从而进一步巩固我们这繁荣昌盛的大唐江山呐!”

话音刚落,站在一旁的礼部尚书紧跟着向前迈了一小步,随即恭恭敬敬地弯下腰去,拱手施礼后低声说道:“陛下圣明,长孙太尉刚才所言之语实在是至理名言啊!想那门阀家族历经数代传承,底蕴极为深厚。其家中子弟自小就开始接受系统而全面的经学、史学等方面的严格教育,对于咱们大唐朝的各种典章制度更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反观那些寒门子弟呢?他们大多出身于平民百姓之家,甚至有些人来自乡野之间,犹如野草一般野蛮生长。即便是其中有那么一两个稍有才华学识之人,恐怕也是难入上流社会的法眼,更难以承担得起治国安邦这样的重大责任啊!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呐!”

吏部侍郎微微躬身,脸上堆满了谄媚而又恭敬的笑容,随声附和道:“陛下啊!这科举之事可是关系到咱们大唐朝廷能否选拔出真正的栋梁之才呢!它直接关乎着社稷的兴衰存亡呐!您看那些门阀子弟们,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无论是在礼仪规范还是风度气质方面,那可都是堪称典范啊!若是让他们进入朝堂为官,必定能够为其他官员树立起一个绝佳的标杆形象呢!再者说了,这些门阀世家历经数代发展,其家族势力可谓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拥有着广泛的人脉和雄厚的财力资源。倘若他们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必然会尽心尽力地为朝廷效力,成为我们坚实可靠的后盾力量呀!所以说嘛,依微臣之见,这科举的首选应当是这些门阀子弟无疑啦!”

李治静静地听着吏部侍郎这番话,原本舒展的眉头却渐渐皱紧起来,形成了一道深深的沟壑。他心里自然清楚得很,科举制度乃是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不断为统治阶层注入新鲜血液的重要途径。如果只是一味地偏袒门阀子弟,那么广大寒门士子的晋升通道就会被无情地阻塞,如此一来,许多胸怀大志且才华横溢的寒士将会与仕途无缘,朝廷也势必会因此错过众多德才兼备的贤良之士。从长远角度考虑,这种不公平的选才方式必将对大唐的繁荣昌盛以及长治久安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想到此处,李治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忧虑之情。

就在他刚要张嘴反驳的时候,突然之间,只见那满朝的老臣们像是事先约好了一般,竟然一个接一个地开始响应起来。

首先发声的是那位掌管国家财政大权的户部尚书,只见他满脸恭敬之色,声音高亢而响亮地说道:“启奏陛下啊!长孙太尉以及在座的诸位大人们所讲的话真是太有道理了呀!那些门阀世家的子弟们,他们背后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强大的势力支撑着。若是能够将这些人招揽进咱们的朝廷之中,必定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助力呢!”

紧接着,兵部尚书也赶紧站出来拱手施礼,随声附和道:“没错啊,陛下!微臣也认为,为了确保咱们这朝堂之上的稳定局势,在科举选拔人才的时候适当侧重于那些门阀世家出身的子弟们,实在不失为一种明智之选呐!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借助他们家族的力量来巩固朝廷的统治,而且还能够让这些权贵之家对陛下您更加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啊!”

这些附和声犹如汹涌澎湃、排山倒海般的巨大浪潮一般,铺天盖地地向李治席卷而来,瞬间便将他彻底淹没其中。李治木然地站在那里,目光缓缓扫过眼前那一张张既熟悉又显得有些陌生的面庞,心中满是无奈和苦涩。

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了,这些位高权重的老臣们,凭借着先帝对他们的充分信任以及自身多年来积攒下的深厚资历,早已在这朝堂之上暗中勾结,形成了一股极为强大且盘根错节的势力。尽管自己身为高高在上的天子,但此时此刻,却仿佛被一条条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绳索紧紧束缚着身体,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决策都受到极大的限制,难以自由伸展拳脚。

每当他想要尝试去推行一些新的政策或者采取某些大胆的举措时,就好似一头莽撞的野牛猛然冲进了一张密不透风、坚不可摧的大网之中,无论怎样左冲右突,始终无法突破这重重阻碍。

“众爱卿所言之事,朕自当仔细斟酌考虑。”沉默良久之后,李治终于还是强压下了内心深处那如火山般即将喷涌而出的强烈不满情绪,用一种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嗓音缓缓说道。因为他深深地知道,如果此时贸然强行表示反对意见,必然会在这朝堂之上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引发剧烈的动荡不安。而目前以自己的实力和根基尚未稳固下来,还远远不足以与之正面抗衡,所以眼下唯一能做的便是暂且忍耐下去,将所有的愤恨与不甘统统深埋进心底最深处,静静地等待那个合适的反击时机到来。

退朝之后,李治只觉得自己仿佛被一座无形的大山压着,每一步都迈得无比艰难。他拖着那仿若灌了铅般沉重的双腿,如同一个迟暮的老人一般,缓缓地朝着寝宫走去。

当他终于踏进寝宫时,一股淡淡的檀香味立刻扑面而来。只见寝宫内香烟袅袅升腾,那淡雅的香气悠悠弥漫开来,宛如一层轻纱,轻轻地覆盖在了每一个角落。这本应是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的气息,但此刻对于李治来说,却丝毫无法减轻他心中的烦闷。

那如墨般浓稠的烦闷情绪,犹如一只凶猛的巨兽,死死地盘踞在他的心间,任凭这馥郁的檀香如何努力,都难以将其驱散分毫。李治眉头紧锁,眼神黯淡无光,整个人看上去疲惫不堪。

李治迈着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朝着窗前走去。当他到达窗边时,身形戛然而止,宛如一座沉默不语的雕塑般静静地伫立着。他那双深邃的眼眸,直直地凝视着窗外那片湛蓝如宝石般璀璨夺目的天空,似乎想要透过这片无垠的蓝色天幕,探寻到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东西。

此刻,天空中出现了几只雄壮威武的雄鹰。它们尽情地伸展着强健有力的双翅,犹如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巨刃,轻易地划破云霄。时而,它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然俯冲而下,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决心;时而,又如轻盈的舞者在空中优雅地盘旋,身姿矫健而又无拘无束,完美地展现出自由的真谛与魅力。

李治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些自由自在翱翔的雄鹰,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深深渴望。那种渴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的眼神炽热得仿佛能够将周围的空气瞬间点燃。他在心底默默地呐喊: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这些雄鹰一样啊!在这广袤辽阔的苍穹之下,随心所欲地掌控着大唐的万里河山,毫无顾虑地去施展心中那宏伟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如今的他,虽然身处高位,但却被朝廷中的那些位高权重的老臣们如同丝线一般紧紧缠绕、牢牢操控着。在这复杂诡谲的权力棋局之中,他已然沦为了一个徒有虚名、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受到诸多限制和约束,甚至连丝毫的自主权利都没有,只能被困在原地,无法动弹分毫。这种身不由己的感觉让李治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奈。

思绪仿佛一匹脱缰的野马,毫无拘束地奔腾着,不知不觉间便飘回了登基之初那段难忘的时光。那时的他,宛如一轮刚刚升起的旭日,周身散发出无穷无尽的热血和豪迈之情。他的内心深处,怀揣着对于大唐未来的美好憧憬,立下雄心壮志,决心要用自己的双手亲自开辟出一个光辉璀璨、无与伦比的大唐盛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