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神色一凛,快步上前,伸手接过书信。当信纸展开的瞬间,他的目光即刻被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所吸引,眉头随着阅读的深入愈发紧皱。
郑观音站在一旁,眼睛死死盯着李建成手中的信,她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见李建成眉头越皱越紧,她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与急切道:“殿下,孙神医在信中到底写了什么?快些说与我听,宗儿的情况可还有转圜的余地?”
李建成抬眸,目光紧锁郑观音,神色凝重,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满心焦虑,缓缓说道:“观音,孙神医信中所提解毒之法,分为两种,依宗儿病情缓急而定。若宗儿体内毒性尚浅,情况稍缓,便采用第一种温和之法。先以银针精准刺入相关穴位,再配合轻柔推拿,激发穴位活力,同时借助角法(拔罐),在特定穴位处慢慢吸出毒血,借经络相通之力,排出体内毒素。”
“若毒性深入,病情危急,就要用第二种险招。需用特制针管引入经脉,缓慢放出毒血,之后抽取亲眷康健之人的血液,注入宗儿体内,以新血补气血,助他恢复生机。只是第二种方法风险极大,稍有差池,便会危及宗儿性命,实在令人担忧。”
“殿下、太子妃,实乃皇天庇佑,皇孙这几日恢复了不少。如今气息平稳了许多,脸色也渐渐有了血色,依臣之见,当下可用第一种温和之法。只要请来孙神医,那此番定可保皇孙平安无虞。” 胡济世缓缓抬起头,继续说道:“只不过眼下……”
李建成眼神骤亮,紧蹙的眉头瞬间舒展了些许,眼中燃起希望的火苗。他大步上前,双手扶起胡济世,动作急切,声音中满是按捺不住的焦急:“眼下究竟如何?胡太医,你不必顾虑,但凡有任何难处,孤定当倾尽所能,全力解决!”
“胡太医。” 郑观音的声音微微发颤,但那语气中却裹挟着不容拒绝的强硬,“莫不是还有什么隐情瞒着本宫?只要能让宗儿平安康复,纵是要本宫奔赴刀山火海,历经千难万险,本宫也绝不退缩半步。有任何条件,你都尽管提出来,莫要有所隐瞒!”
郑观音出身北朝望族荥阳郑氏,这一家族传承数百年,底蕴深厚,门第之高、声名之显,冠绝一时。自魏晋以来,便世代簪缨,在朝堂之上,从中枢要职到地方关键官位,遍布郑氏族人,他们或为宰辅,掌控朝政机要,或任封疆大吏,手握一方军政大权,在朝堂决策、政令推行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此事一旦传至郑氏家族耳中,以其对这唯一皇孙的重视,势必会倾全族之力介入。那阵仗,恐怕连当今圣上李渊都要为之侧目,不敢小觑。毕竟,荥阳郑氏积攒的威望与能量,足以掀起一场声势浩大,足以左右局势走向。
胡济世见太子与太子妃如此关切,神色凝重,眉头紧锁,犹豫片刻后,带着几分忧虑开口:“殿下、太子妃,微臣承蒙二位信任,定当竭尽全力。此次皇孙中毒一事疑点重重,下毒之人手段隐蔽,且能轻易突破重重守卫,可见其势力不容小觑。”
他微微顿了顿,声音中满是惶恐与焦急:“如今皇孙虽有好转,但仍未痊愈,若下毒之人贼心不死,再次下手,后果不堪设想。臣担心,即便寻来孙神医,治好了皇孙这一次,可若不能揪出幕后黑手,皇孙往后的日子依旧危机四伏。” 说罢,胡济世忧心忡忡地看向李建成和郑观音,“还望殿下与太子妃早做打算,加强对皇孙的护卫,同时彻查此事,以绝后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