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完赛博朋克的未来主义幻想,合成器浪潮电子音乐革命以及蒸汽波怀旧复古情怀之后,让我们将时间的指针拨回至80年代,一同回顾那个充满活力与变革的真实世界。】

【穿梭在80年代的老街,霓虹灯映衬着怀旧的街景,人们享受着这个快速发展,技术爆炸的黄金年代,在这时人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高峰,电子产品与信息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变。】

【个人电脑在当时开始走向普及,随之而来的就是以电脑作为载体的电子游戏在蛰伏十余年后,终于在80年代大放异彩,魂斗罗、马里奥这些经典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诞生于80年代。】

【同样80年代的宽松社会和技术爆炸,带来的是富足资源下各种领域的迅速发展,各种艺术创作者也在80年代的沃土里大展拳脚,美苏争霸也在当时达到了白热化阶段,工人运动、太空竞赛等等。】

【此时的中国也因为改革开放的浪潮,开始大批量的文化输出和吸收迪斯科、霹雳舞、摇滚乐、中国功夫、随身听,这些风靡全球的事物让人们感受到了独属于那个时代的冲击,似乎那个时代是发展最快的半个世纪。】

【但实际上,80年代并没有描述的那么好,那个年代的生活并不全是光鲜亮丽,复古未来主义融合了那些流行于80年代最具特点的元素,却有意忽略了80年代那些消极的事物。】

【冷战的阴云、核军备竞赛和核战争的阴影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心理,治安的混乱以及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这一道道裂痕无声地诉说着社会的痛楚和个体的成长,想象中的未来并没有如期而至,战争的威胁和社会的不安,使人们开始思考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冷战缘故,那其实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科技在飞速发展但全人类都处于一种不理智的状态下,人类的梦就在末日的边缘。】

视频看完,天幕下大部分人对此都是没什么反应,人们根本无法理解这些霓虹灯和闪来闪去的画面,也根本不懂怀念的是什么。

其实,陈勇对于视频中提及的怀念80年代也是不赞同的,“现在人们怀念的80年代,实际上是有意忽略了当时的军备竞赛和核威胁,更多地聚焦于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美好想象。然而,这种“80年代怀念情节”在国人中并不普遍,因为中国在80年代仍处于经济起步阶段,大多数人生活水平较低,缺乏值得怀念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对80年代的怀念,本质上是对50年代“黄金时代”的追忆——80年代的文化作品(如电影、音乐)中充满了对50年代的致敬,而非对80年代本身的留恋”。

“就像之前我们看的电影《回到未来》,主角穿越到1955年,第三部则回到1885年,这两个时间点并非随意选择,而是代表了美国历史上两个关键的崛起时刻:1885年,西进运动结束,美国经济势不可挡地冲上世界头名;1955年,美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真正成为全球霸主。这两个时期象征着美国的繁荣与自信,是西方人无比怀念20世纪中后期的重要历史节点”。

“相比之下,80年代的美国正经历工业空心化和经济困境,社会充满焦虑。这种背景下,催生复古未来主义是自然而然的——它通过对50年代未来想象的重新诠释,既表达了对“黄金时代”的怀念,也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而中国的情况则不同,2000年前后,我们进入经济腾飞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被视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黄金年代”。人们对00年代的怀念情绪逐渐显现。这种‘00年代怀念情节’与西方对50年代的怀念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经济繁荣、社会活力和文化自信的追忆。西方怀念50年代,就像我们怀念00年代,怀念那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千禧文化一样”。

陈勇:“既然已经将目光看向了过去的80年代,那么不妨在看远一点,看一看那个我们曾经短暂到达过的未来——60年代,那个人们怀念的教员时代,那个人民至上,喊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意气风发的时代,看一看那个时代的人是怎样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