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又将视线转向刘伯温,神色认真地说道,“刘老,您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在这改革之事上,您最有发言权。”
“依您看,河南现在究竟适不适合推行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呢?”
“要是您觉得适合,咱们今天就立刻着手做出安排,先把基础框架搭建起来。”
刘伯温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以老夫之见,河南当下推行改革,时机已然成熟。”
“河南历经连年灾荒,可谓是流民遍野,民生凋敝不堪。”
“旧有的社会秩序在天灾的猛烈冲击下,已然摇摇欲坠。”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破旧立新的绝佳契机。”
“就拿土地国有化来说,我们完全可以借着安置流民这个时机,稳步推进这项政策。”
“将那些荒芜闲置的土地,合理地分配给流民们。”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流民温饱,又能恢复农业生产,稳定民心,为后续的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而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入,无疑是雪中送炭。”
“这些作物产量高,适应性强,能够为缓解河南严峻的粮食危机提供有力支撑,从根本上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
“再者,工厂的建设更是意义非凡。”
“它不仅能吸纳大量流民就业,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还能改变河南长期以来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
“随着工厂的兴起,商业、运输等相关行业也会随之蓬勃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多元的经济格局,让河南的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说到这里,刘伯温神色一正,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困难。”
“豪绅阶层因利益受损必然强烈抵制,百姓囿于传统观念,对新政策的接纳需要时间。”
“但只要我们策略得当,先试点示范,以实实在在的成果赢得百姓信任,再逐步推广,分化瓦解豪绅势力,改革并非不可行。”
朱樉神色凝重,微微点头,“刘老所言极是,本王也认为此时改革虽艰难重重,但却不得不为。”
“父皇深知河南的重要性,这里若能改革成功,于整个大明而言,都是极大的助力,甚至能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如今河南历经灾荒,百废待兴,若错过此时推行改革,日后怕是再难有这般契机。”
“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当下,全力以赴推动改革。”
刘伯温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睿智与沉稳,赞同道,“殿下所言极是。”
“河南虽历经磨难,饱经沧桑,但这磨难也在无形之中为改革撕开了一道口子,让新的理念与举措得以乘势而入,落地生根。”
“此时推行土地国有化,为流民提供土地,他们便有了扎根的希望,会成为改革最坚实的拥护者,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的群众基础。”
王知府在一旁听着,只感觉脑袋嗡嗡作响,整个人都懵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人来河南居然要对土地进行如此重大的改革!
虽然他还不完全清楚土地国有化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光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他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此事绝非寻常。
他深知,土地向来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各方利益纠葛的关键所在。
这改革一旦推行,必然会打破现有的利益平衡,引发各方势力的激烈反应,必将掀起轩然大波。
王知府额头微微沁出细汗,神色略显紧张,赶忙拱手说道。
“诸位大人,在下冒昧问一句,这土地国有化到底是何意?”
“还望诸位大人能为下官解惑,也好让下官心中有数,明白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刘伯温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王知府,这土地国有化,便是将土地的所有权收归国家所有……”
王知府听完刘伯温的讲述,低头思索片刻,说道,“刘老,您说的这些道理,下官明白。”
“这土地国有化若能顺利推行,于国于民,确实都是一件大好事。”
“只是,这土地一直以来都是私人所有,百姓们祖祖辈辈都认为土地是自家的产业,突然收归国有,恐怕他们一时难以接受。”
“而且,那些世家豪族在河南根基深厚,土地乃是他们财富与势力的重要支撑,这一举措必然会严重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定会强烈反对,这推行起来怕是困难重重啊。”
朱樉脸色一沉,斩钉截铁地说道,“王知府,你所担忧的这些,父皇都已经考虑到了。”
“此次改革,绝非一时冲动之举,而是关乎大明稳固根基、福泽万民的大计,容不得半点退缩与迟疑!”
“百姓一时难以接受,便加大宣传力度,派得力之人深入民间,将土地国有化的益处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们听。”
“让他们知晓,往后种地,赋税更轻,收成更有保障,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至于那些世家豪族,哼,他们的反对,本王岂会惧怕!”
“他们为了一己私利,长期以来鱼肉百姓,致使民不聊生。”
“若有胆敢公然违抗朝廷政令、妄图破坏改革者,休怪本王动用王府护卫,以雷霆手段处置!”
“父皇派本王来河南,便是赋予了本王便宜行事之权,本王定要将这改革推行到底,不负父皇所托!”
“王知府,你在河南任职多年,对本地民情、各方势力了如指掌,改革之事,困难重重,还需你多多助力,为本王出谋划策,共同推动改革。”
王知府听闻朱樉这一番措辞强硬的话语,心中猛地一凛,忙不迭地躬身行礼。
“殿下切勿动怒,下官必定不遗余力,倾尽全力协助殿下推进此番改革。”
“只是这推行改革,千头万绪,还望殿下与诸位大人尽早做出周详完备的部署,下官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李奥目光环视着众人,“既然如此,那我们便刻不容缓,即刻着手搭建改革的基础框架。”
“王知府,你对河南本地情况最为熟悉,先从统计各地土地和人口数据开始吧。”
“这是土地国有化改革的基础,只有清楚掌握了这些信息,我们才能合理地分配土地,安置流民。”
“另外,还要详细记录世家豪族的土地占有情况,以及他们的产业分布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王知府连忙点头,“是,下官这就安排人手去办,定会尽快将详细数据统计完备,呈于诸位大人。”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