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朱樉有所回应,人群中一个年轻小伙忍不住大声问道,“秦王殿下,您说的是真的吗?这新作物真有这么好?”

“工厂建起来,真是让我们做工?不是劳役?还能有钱拿?”

朱樉神色笃定,毫不犹豫地提高音量,让声音尽可能传得更远,确保每一位百姓都能清晰听见。

“老人家,这位小兄弟,本王在此向你们保证,所言句句属实!”

“这土豆、红薯和玉米,在其他地方已经广泛种植,成效显着,产量远远高于咱们平日种的庄稼。”

“而且,这些新作物种植起来并不难,咱们会安排专人指导大家。”

“从播种到收割储存,每一个环节都会悉心教导,大家不用担心学不会。”

说到此处,朱樉又把话题转到工厂上。

“至于工厂,那更是千真万确。”

“朝廷已经有了详细的规划,建成之后,需要大量的人手。”

“无论是力气大的青壮年,还是心灵手巧的妇女,都能在厂里找到合适的活计。”

“到时候,按月领取工钱,再也不用为了生计发愁。”

“大家可以用这些钱改善生活,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就在朱樉话音刚落之时,人群中又有人心急火燎地喊道,“殿下,可我们啥都不会,咋去工厂做工呀?”

“这个问题大家不用担心。”

朱樉脸上浮现出亲切的笑容,温和地回应着众人。

“工厂开工之前,会有专门的师傅教你们技术。”

“这些师傅都是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会从最简单的工序教起,保证大家都能学会。”

“只要大伙肯用心,勤劳肯干,日子肯定能一天天好起来。”

“请大伙相信陛下,这一次是下定决心要帮助河南恢复生机,绝不会让大家失望。”

“从现在开始,咱们就一起努力,朝廷会为大家提供支持和帮助。”

“咱们齐心协力,一同见证河南重新变得繁荣昌盛,让咱们的子孙后代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就在朱樉全心全意努力安抚百姓之时,一旁的学子和将士们也没闲着,开始有条不紊地给流民们分发食物,同时维持现场秩序。

而在稍远处,李奥和牛晓乾同样忙碌着。

他们正操控着一架无人机,密切查看着流民的情况。

随着一阵嗡嗡作响,无人机缓缓升空,朝着远方飞去。

王知府站在一旁,看着这神奇的无人机以及它传回来的清晰画面,整个人都惊呆了,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可思议。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小小的物件,竟然能够像鸟儿一样翱翔在天际,而且还能将远方的景象如此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可当他再转头瞧瞧刘伯温、亲王妃、林婉香等人,发现他们皆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似乎对这神奇的玩意儿早已习以为常。

王知府又不禁想起他们一行来时乘坐的那奇特无比的“座驾”,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渐渐释然。

此刻,王知府看向李奥和牛晓乾的眼神中,已然不知不觉多了几分敬畏之色,他愈发觉得这两人深不可测,仿佛是从天上降临的仙人,将他们奉若神明一般。

就在这时,朱樉那边已经基本安抚好了百姓,面带微笑地朝李奥和牛晓乾走来。

“李哥,牛哥,这边情况如何?”

李奥顺手把操控无人机的设备交给林婉香,示意她将无人机收回来,转过头对朱樉说道,“老二,情况比咱们预想的要好得多。”

“从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来看,流民数量大概就一两千人上下。”

李奥环顾了一下四周,“此地不是细谈之处,人多眼杂,一切等回府衙再说。”

朱樉笑着点点头,“好,那咱们即刻回府衙。”

回到府衙,李奥从林婉香手中接过无人机拍摄的记录装置,连接到事先准备好的简易投影设备上。

随着设备启动,一束光线投射而出,将拍摄到的场景清晰地展现在临时悬挂的白布之上。

众人见状,纷纷围拢过来,目光紧紧盯着白布上的画面。

画面中,流民安置点的景象一目了然。

安置点里,帐篷大多是用旧布与树枝搭建而成,虽显得简陋,却排列得井然有序。

四周还挖了简易的排水沟渠,看得出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雨水天气,避免内涝。

帐篷外,晾衣绳上挂着洗净晾晒的衣物,一些孩子在空地上嬉笑奔跑。

朱樉看着这一幕,不禁点头称赞,目光中满是赞许。

“王知府,流民安置一事,你功不可没。”

“瞧这安置点,布置得井然有序,百姓生活也渐趋安稳,足见你用心良苦,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刘伯温也微笑着附和,目光中透着欣赏。

“王知府,你将这安置点管理得井井有条。”

“从帐篷搭建的选址,到卫生设施的规划,再到对百姓生活的点滴安排,都处理得恰到好处,面面俱到。”

“河南能在历经诸多磨难后,有如今这样的转变,你出力甚多,值得嘉奖。”

王知府赶忙躬身行礼,脸上满是谦逊,诚惶诚恐地说道,“秦王殿下、诚意伯,过奖了。”

“下官不过是尽了些微薄之力,如今能得诸位大人认可,实乃下官之幸,也是下官分内之事。”

“啪,啪。”

这时,李奥轻轻拍了两下手, 清脆的掌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王知府的工作值得肯定,但我们也不能放松。”

“老二,到时候王知府在流民安置等方面的功劳,你跟你爹如实汇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