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刘大成和丁兴两人送菜回来,刘大成妻子也将菜都热好了,何群招呼让众人都坐到桌子边吃饭,刘大成则死活不让妻子和孩子上桌,说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何群一时拗不过他,主要是刘大成妻子也不敢啊,在大明,可是还没挣脱封建思想的时代,又不是哪个女的都像马皇后。
何群就让刘大成再拿个碗过来,每样菜都往碗里扒上一点,最后堆得溜尖,给刘大成的妻子和孩子在厨房里吃。
几人一边吃着饭,一边讨论着民福村怎么办,民福村的经验怎么往外宣传。
玄颖子对何群道:“前两天河南四川还有湖北山东这些地方,都有收到地的消息,但是大部分都是小块地,有的十几亩,有的五六亩,像这边一千亩的,一处也没有。”
何群笑道:“你不能都指望一下子就弄到那么多的地,我们要循序渐进,我们可是有一千多个分支商行,一处十亩地就是一万多亩,这就可以解决一千多户大明百姓的生活,所以这事不用急。”
丁兴听了说道:“这两天六和这边也有跟我谈收地的,但是他们都想等到秋收后再卖地。”
何群道:“这不奇怪,他们多收一季庄稼,家里就能多上不少存粮,这是人之常情,不要说他们,就是你我,我们这些人要是有地,难道不这样想吗?我们也肯定会这样想的,所以,这些事情,静观其变就行,就大明这个制度,我们就是弄了这个地,它在我们手里也长久不了。”
玄颖子道:“真人何出此言。”
何群道:“天机不可泄露,我们先吃饭。”
吃过午饭,何群三人就要返回民福商行,民福村的村民则是将何群等人送过了民福桥。
回到民福客栈,在何群休息的屋子里,何群对玄颖子道:“从今往后,我们尽量多买点地来分给百姓,以前我总觉得,只要给百姓看好了病,他们的生活就会好起来,但是在今天看到他们的生活环境后,我才明白,无论天下怎么兴亡,苦的始终是百姓,我们一定要用自己最大的能力来维持百姓生计,直到时代更替。”
玄颖子道:“真人说的对,我会让各分行尽快操办的。”
十天后,秋收开始,民福村这几天就等着一千亩的稻田成熟,几乎等的望眼欲穿。
今日刘大成带着村民拿着镰刀和各种收割工具,早晨天刚亮就赶到田里,不用吩咐,大家就开始弯腰收割起稻子。
用镰刀的弯腰时间长了就站起来捶捶老腰,而用长镰刀的就比较轻松,只要掌握好力道,不但比用短镰刀割的快,而且还能整齐的放在一起。
一千亩地,民福村能出的劳力有三百六十人,留了十人在村里给大家做饭,为了这大锅饭,民福商行还给民福村捐了一口大锅。
剩下的三百五十人到了地里,割稻子犹如风卷残云一般,前面大人割了,装车后,后面还有小孩帮忙捡拾掉落的稻子。
在全村人的努力下,一天就收了三百多亩地的稻子,按照这个速度,三天收获一千亩的稻子是铁定的。
还好的是这三天天气晴朗,众人将稻子割下后,就各显神通将稻粒从稻杆上弄下来,有的将手上缠上布,将稻粒直接从稻杆上给撸下来。有的则是将一把稻杆攥在双手里,往地上摔打,让稻粒掉下来,不过崩的满地都是。还有的则是用稻捆往板凳上摔打,这样稻粒也能从稻杆上掉落,总之是各种办法都有,但是使用先进机械的一个没有。
要说先进机械,大明有吗?当然有,不说跟他们同时代的宋应星,就说比他们早几百年的沈括写的《梦溪笔谈》里,就有机械脱粒的工具,但是这对民福村的村民来说都非常的远,他们只能用自己的双手和自己的力气去给稻谷脱粒,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没有钱,也没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见识。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可以给稻谷脱粒,但是民福村的村民们没有用,这个方法就是将稻子在一大片空地上摊开,然后用牛拉着石磙在上面一遍又一遍的碾压,这样稻谷也会轻松脱粒,那为什么民福村的百姓他不用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房顶还没有挡雨的稻杆,就等着这一季的稻杆来铺在房顶上,可以挡雨。
这时的百姓淳朴,就体现在互帮互助上,哪一家的人少,大家也不嫌弃,收完自己家的稻子就去帮其他没有收割完的,连请客吃饭都不用,被帮的人只能不断的说着谢谢。
等稻子都脱粒完后,大家又帮着将稻草给铺到房顶上,直到此时,刘大成那颗从搬过来后就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至少以后村民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担心下雨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