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后,宁王朱权才从龙虎山回来。一到家里,管家就急忙把郡主的信递给了宁王。回到内室,宁王朱权打开女儿的信,女儿娟秀的字迹映入了眼帘。读着读着竟然失声大哭起来。哭声传到室外,把管家和下人们吓得跑到门外呆呆地站了一堆,谁也不敢敲门进入。
这次在龙虎山的时候,法事之余,宁王朱权向张天师说起了女儿的婚事,张天师看到一脸着急的宁王大笑道:“宁王啊宁王,有这么个宝贝女儿留在身边可是你修来的福分啊。这男女之间的缘分是急不来的。”
“再不出嫁啊,都成了老姑娘喽。难不成跟天师到观上去。”
“天师的道观小了哟,还有更大的在等着她呢。宁王不用操心。”
可如今,女儿独自一人远走他乡,而且,可能要很久才能回来。人们常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对于宁王朱权来说,女儿更是自己的心头肉啊。几年来,女儿小小年纪背负了太多宁王府的命运,如果不是女儿,自己恐怕早都被压垮了。宁王在和张天师谈起女儿的婚事时,其实心里是十分的矛盾,也曾多次在心里念叨:要是女儿能永远在自己的身边多好啊。他希望女儿能够嫁到一个好人家,但又希望这一天能够远点到来。
一连数天,宁王朱权是茶食无味、难以入眠。女儿的长信上有明显的泪痕,从字里行间中也可以读出女儿的信一定是伴随着泪水写就的。
“小丫头片子,你把老爹害得好苦啊。等你下次回来,老子非得要重重地罚你一顿才是。”
宁王朱权在心里“责骂”着女儿,把对女儿的思念全部忘怀于西山缑岭的建设之中,天天亲自到场监督查看宁王墓地的建设情况。经过数年的建设,墓地甚是壮观,前有南极殿,左有泰元殿和冲霄楼,右有旋玑殿和凌江楼。宫前有醉仙亭和一对高大的八棱形华表,上面刻有道家符篆。宫后墓室隐于山中。墓室系采用青砖砌成卷拱结构,分前室、次前室、中室和后室四部分,其中还设置了很多的暗防机关设施,这也是至今能够保持完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了很长时间,宁王朱权才收到女儿的消息。朱玉让专人到南昌城带信:自己已经继承了文碧师太的衣钵,改名字为文玉,接任了峨眉山掌门。同时告诉父亲,自己已经将宁王府的“约法三章”融入峨眉一派的管理之中,不再与朝廷为敌,不再涉足朝政及教派之争。此外,还说了一些安慰父亲的话。
宁王朱权终于放下了自己天天悬着的心。既为女儿的成长和成熟感到高兴,也为女儿小小年纪远离家人独挑重担感到心疼。
几年后张天师从龙虎山来到了宁王府,先是和宁王一起查看西山猴岭的建设情况,然后回到了南昌宁王府休息了几天。宁王朱权将女儿在峨眉山一事悄悄告诉了张天师,张天师大笑不已,还自夸自擂起自己的“远见卓识”来,还用什么“好女儿志在四方”“志存高远”等来宽慰宁王的心。宁王朱权心中暗自说道:不是你的女儿不心疼。
张天师按照早前的约定,带着宁王朱权携手到三清山游山玩水散心去了。张天师和宁王朱权从南昌城一路向东,相谈甚欢,几天的工夫就来到了三清山脚下。张天师对着宁王笑道:“我们今天来个突然造访。前几年老夫曾经和葛兰天师约定这个月的望日拜访。看看葛兰天师的记性如何。”两个人在山脚的“清和轩”专门吃了一些三清山的特产,让酒店老板多准备了一些“清明果”带在身上,慢慢走进了三清山。
此前张天师来过三清山,所以对三清山的道路、景点都很熟悉,一路上自然当起了“导游”。两人先来到了三清山南天门下,张天师指着对面的三座石峰笑问道:“宁王,你来给这个景点起个名如何?”宁王顺着张天师的手指望去,只见三座石峰中,前面一座石峰的形状好似一把琵琶,在这座石峰后面有一座稍大一点的石峰,就像一位端庄而坐的老者,从眼前这个位置看过去,这两座山峰结合在一起,恰似老者左手抱琵琶,右手拨弦。而另外稍远处的一座高大的山峰酷似观音菩萨,双手合十,好像在静静地听着老者弹奏琵琶。此时,山风徐徐、流水潺潺如琴声。
宁王朱权从左右多个地方以不同的角度瞭望这处景点,然后气喘吁吁地坐在旁边的一块青石上,对着张天师说道:“要我来说呀,这个景点可以叫作‘观音听琴’,不知天师意下如何?”
张天师走过来和宁王坐在一起,向宁王竖起大拇指赞誉道:“宁王聪慧,这个景点此前一直叫‘观音赏曲’,如今看来,还没有宁王的‘观音听琴’高雅。”
宁王朱权摆了摆手说道:“天师过奖了,‘赏曲’就是在‘听琴’,‘听琴’也是在‘赏曲’啊。”两个人大笑起来。
张天师指着景点微笑道:“宁王有所不知,这个景点呀还有一个传说呢。说是叫什么‘老和尚悟道弹琵琶’,在右边那个琵琶亭上还刻有一副对联,老夫至今还记得,”张天师站起来踱步吟诵道:“好像是‘和尚弄弦声入荒林悲切切,观音赏曲心连浩宇恨悠悠’,这满山的真人,却让一位和尚来弹琴弄弦,再说了词意也不怎么样,应该是一位俗人所编的。”两个人大笑起来。
走了一会儿,两人来到了“玉台”。
玉台位于三清山南天门东侧,北面就是梯云岭。实际上是一座山顶平坦的石峰,上面可以容数十人在此休息。登上玉台,玉京峰已经近在咫尺。张天师指着对面的玉京峰介绍道:“宁王,前面就三清山的最高峰——玉京峰。这个玉台峰是取楚辞“登太乙兮玉台”之意而得名。”
宁王身处三清山奇石异峰之中“游兴大发”。这时,一阵薄雾飘过,带来一股湿气,山谷中的景色如同在云山雾海之中。长期纵情于山水之中的宁王早已游历名山无数,但三清山独有的景色让其感触良多。可能是走饿了的缘故,宁王掏出清明果递给张天师几个,自己大口吃了起来,感觉到特别的“好吃”。
两个人休息了一会,来到了“葛洪献丹”景点。这是三清山的一个著名景观。还没等张天师介绍,宁王就指着远处的一座山峰笑道:“这个景观太形象了。天师你看,‘抱朴子’葛洪正捧着个葫芦对天献丹呢,那个装丹的葫芦都已经打开了。”此前,宁王就已经听说过,三清山的开山鼻祖就是这位葛洪。据说葛洪生于东晋时代,是道教丹鼎派的创始人之一,道号“抱朴子”。葛洪云游天下名山大川,最后选定三清山并在此结庐修道,成就了三清山一段美好的传说。
往前再走一会,张天师指着前面一大片岩石丛林说道:“宁王请看,葛洪葛仙翁领着各路神仙跑到南天门来迎接我们来了。”宁王望过去,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好不已:整个岩石丛林在一座较大的山峰带领下奔赴而来。个别竖立的岩石形如神仙,栩栩如生。心里也暗自笑了起来:再热情的名山大川也没有看到祖师爷带着属下弟子下山迎客的呀。
两人继续往前走,年事已高的张天师精神矍铄、气定神闲,倒是年轻的宁王有些劳累了,走几步就要休息一下。在张天师的鼓励下,两人来到了“龙虎殿”。
位于三清福地正东“震”位的龙虎殿跟其他地方的布局相同,都是前庭后殿仿木斗拱缩形建筑的形式。内奉有老子神像等。殿门转角处脊梁顶端作翘角挑起,显得古朴粗放。龙虎殿左面是青龙,依山体而雕;右边是白虎,由巨石凿成。两座雕刻刀法粗犷,浑然一体,栩栩如生。一个居于崖顶,一个蹯于岩壁,正所谓卧虎藏龙、相映成趣。青龙白虎雕刻得灵动温顺,好像在此俯首帖耳,听天师讲经悟道。不但是龙虎殿的守护神,也在此守护着三清山的山水美景,守护着芸芸众生的安宁和福祉。
两个人走出龙虎殿仍然对阴阳八卦风水易学之类的知识津津乐道,张天师还把三清山和龙虎山结合起来,对两山的道学渊源和风水宝地龙脉学说进行探究,一路上有说有笑,减少了路上的疲劳。两个人讲得也有些口渴了。张天师看着宁王口渴的样子微笑道:“宁王先忍一会,前面就有好水在等着我们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