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名号!给我人马!我来主导谈判!”
“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无论是更换官员,还是讨灭金人,都万万不可泄密!大哥一定要保持常态,装作依旧希望与金人和谈的模样,对爹爹还是要恭敬孝顺。”
“尤其是爹爹的事,大哥一定不能寄希望于阴暗行径。阴暗行径一旦败露,我们就全完了!你是九五之尊,你是万民的君父,一定要靠堂堂正正的手段坐稳皇位!”
刘备千叮咛万嘱咐,他生怕赵桓这家伙贪图省事,被猪油蒙了心,做了什么肮脏的勾当,派人去刺杀他那便宜爹爹。
无论怎么说,就算赵佶再罪恶滔天,也是他这具身体的亲生父亲。刘备作为堂堂正正的汉子,谋杀亲父这种,他无论如何都是不会做的。
“九哥放心,道君皇帝怎么说也是我们的生父,只要他能老老实实的,我赶着去尽孝都来不及,又怎么会行使卑鄙手段?”赵桓一脸自得,丝毫不以为意,反而对刘备投来了鄙夷的目光。
这九哥,怕不是以为我是傻子?这种事也需要另说?
刘备见之,实在无语,只是叹了叹气:“那自然是最好。”
赵桓没有搭理刘备的搭理,反而兴致冲冲地准备进行操作,作为一名新皇,他要行使自己乾纲独断的权力了:“叫高振进来,顺道把李纲、张邦昌还有李邦彦一起叫过来。”
守在殿门口的内侍连忙去传唤,不一会儿,三位宰执和中书舍人高振就相继来到了大殿。
“高舍人,拟旨。”
“是”高振连忙拿出纸笔,开始草拟圣旨。
“授康王赵构和谈计议使,全权负责和谈一切事宜。”
“再授康王赵构东京防御使,统筹天下勤王兵马,以御贼寇。”
“最后,授康王开封牧,提调开封一切军政事宜!”
听到“开封牧”三字,高振运笔的手猛然停了一下,墨水被深深地吸到了宣纸之上,其上印出一个好大的黑印。
李邦彦也是撇了一眼刘备,拿笏板的手颤抖了一下。
但高振也只是停了一下,神色就恢复了正常,继续去起草接下来的事项,默不作声。
“开封牧”这三个字太过沉重,不是他高振一个小小的中书舍人能抗下来的,他对此最好保持沉默。
赵桓说罢,又看了一眼李邦彦,眼神中充满了厌恶,接着说道:
“李邦彦欺辱君父,实乃小人,枉为宰执,现除去身上一切官职,贬谪琼州。”
听着自己被贬谪的旨意,李邦彦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了地上,浑身颤抖:“陛下,我冤枉!我实乃无欺辱君父的想法!一定是康王殿下对我有什么误会!我可以自证清白!”
看着李邦彦的模样,从不久前的可爱相公变成如今的断脊之犬,赵桓眼中的厌恶更加强烈。
“你蒙蔽道君皇帝欺压百姓,终致金人南侵,国家山河破碎,百姓妻离子散,这难道还冤吗?”赵桓继续厉声发问。
“这....”
赵桓此问一出,李邦彦彻底瘫倒在地上,脸色惨白,不再挣扎。
聪明如李邦彦,又怎么会听不懂赵桓的潜在意思?
你是上个皇帝的亲信,本朝没有你的位置了。
至于蒙蔽一词,就更属扯淡,他的所作所为,道君皇帝心里清楚的像明镜一样,能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他就靠的是欺下媚上,曲意逢迎。
但凡他要是有一点蒙蔽皇帝的行为,他早就被贬到不知名的角落去喝西北风了,真当蔡京、王黼这些人是吃素的?
局势变化之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见李邦彦之丑态,有人欣喜有人愁。
李纲眉飞色舞,心里痛快。但李纲痛快也不全是因为李邦彦,他更多的是在期许皇帝终于摆脱了奸佞,准备重振我大宋雄风与金人开干了。
而张邦昌,则是愁眉苦脸,其心中不免有一些兔死狐悲的同情。虽然他也鄙夷李邦彦,这家伙太没底线了。但他本质上却同李邦彦一样,都是靠着迎合圣意才走到了今天。今天李邦彦去琼州了,那他明天是不是就要被贬去儋州?
在这各怀心事之机,一阵声音却是飘了过来:“陛下,李相公怎么说也是我大宋宰执,在这危难之时更换宰相,万一造成人心浮动,岂不得不偿失?”
刘备又急忙在赵桓耳边低声耳语:“大哥,不能一下就更换宰执大臣,以这个理由换了李邦彦,那道君皇帝怎么想,众臣会怎么想,这无疑是打草惊蛇!”
这倒霉孩子,自己先前说的,这个家伙怕是全忘了!
赵桓一拍头,甩了甩手:“多亏九哥提醒,我差点就误了大事!”
“李邦彦,你一心求和,对待金人卑躬屈膝,实在有辱我大宋国格。但念及旧情,现在不剥夺你的太宰之职,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明日作为计议副使,辅佐康王,与康王一同去金营议和。”
“谢陛下!谢陛下!谢康王!谢康王!”李邦彦连忙磕头道谢,他做梦都想不到康王会为他说话。
当然,他也更来不及去也细究其它——最卑躬屈膝的人,此时此刻正站在大殿中央发号施令。
兴许是先前出了纰漏,让赵桓觉得当皇帝还当的不过瘾,他又连忙走进一处别殿,仔细翻找,不一会儿,就抱着一把剑走了出来。
“咳咳...嗯嗯....朕曾闻西汉成帝赐剑于臣以杀奸佞,今日,朕有意效仿!此乃朕之佩剑,众臣子见此剑当如见朕!今日特赐康王此剑,上至宰执,下至帅臣,皆可先斩后奏!”
赵桓威风凛凛,欲要效仿典故来展示对康王的宠爱与信赖,但此般举止却使得大殿中一片沉默,包括康王本人。
高振默默地草拟着圣旨,一言不发。
张邦昌和李纲则是左顾右盼,也是一言不发。
李邦彦刚刚死中得生,自然也不敢再去触怒赵桓,更是一言不发。
只有刘备一人,在这风中凌乱。
汉成帝,作为刘备的老祖宗,他的事迹刘备自然是知道的。
至于《汉书》,跟着卢植读书的时候自然也是一起学了的。
所以赵桓用这“朱云折槛”的典故,刘备是怎么想都怎么觉得奇怪。
在这一片沉默之中,他的内心不禁出现了一个疑问——“赵桓这货,真的能当皇帝吗?”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