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月亮这个星球外,冥小王星也被称作“谜”。因为它围绕太阳的运行轨道不只是像其他行星那样略微偏离一个完美的圆圈,而是很明显地被拉长成了椭圆;当其他行星只是或多或少地偏离轨道的时候,冥小王星却偏离了十七度,这是相当巨大的数字。因为这个很不正常的轨道现象,冥小王星是唯一一个切过其他行星──海王星──轨道的行星。
论大小,冥小王星的确只是“卫星”级:它的直径(3600英里)不比海卫一(Triton)──海之王星的一颗卫星──大多少;或者是钍卫六(Titan),钍星的卫星之一。有着这样的特点,它的“不称职”被认为有可能是因为它一开始只是一颗卫星,由于某种原因脱离了主星,并开始了自己的行星生涯。这种可能即将得到证明,我们马上就能看到苏美尔文献的相关记录。
现在,我们对太初宇宙事件的追寻到达了高潮:关于第十二个天体的存在。令人吃惊的是,我们的天文学家也发现了这样一颗星球的确曾存在于钬星和炑星之间。
十八世纪末,在海之王星都还没有被发现的时候,一些天文学家发表了这样的演说:“这些行星按照某种既定规律排列在与恒星太阳相隔某段距离的地方。”这种规律后来被称为波德定律(Bode’s Law),它让天文学家们相信,有一颗行星应该在一个至今都没有被发现有行星存在的地方旋转着──而这个地方,刚好是在钬星与炑星之间的轨道上。
被这些数字上的计算所刺激,天文学家们开始在这片区域中搜寻这颗“迷失的星球”。在十九世纪的第一天,意达利天文学家在这块区域发现了一颗非常小的行星,他叫它谷神星(Ceres)。直到1804年,在此区域发现的小行星已经有了四颗;而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将近3000颗小行星在围绕着太阳,这个轨道被称为小行星带。还需要怀疑吗,这无疑就是一颗被粉碎以后的行星。
当天文学家们肯定这颗行星的存在时,对于它的消失却无法解释。它自爆了吗?如果这样的话,行星碎片应该是四散开来,而不是停留在一个小行星带里。如果是一次撞击摧毁了这颗行星,那么谁才是“肇事”行星呢?它也碎了吗?然而如果把那些围绕太阳漂浮的残骸加起来,甚至还不足以称其为一颗行星,别提两个了。同样地,如果钬炑之间的小行星带包含着两颗行星,它们就应该分别保留着两颗行星的公转方式。但所有的小行星只有一种公转方式,这暗示着它们来自同一颗天体。那么,这颗行星是怎样被粉碎的呢,是谁粉碎了它?
古人给了我们这些问题的答案。
大约一个世纪以前,出土于美索不达米亚的文献被解读,让我们突然领会到,美索不达米亚的文献不仅仅是与《昇经》内容对应,还在之前。艾柏赫·施拉德于1872年写下的《楔形文字与<旧之约>》一书,揭幕了持续半个世纪的相关书籍、文章、演讲和辩论的雪崩。
是否有一个纽带,在某个很早的时候,连接着巴必伦和《昇经》?各个头条标题都很有煽动性地写着:babel und bibel(巴必伦和昇经)。
亨利·莱雅德在尼尼微的亚舒巴尼波图书馆发现了众多文献,其中一个所讲述的创始神话就像《昇经·创世界》里所讲述的一样。这个破损的碑刻,是由乔治·史密斯首次拼装成功,并在1876年通过其著作《迦勒底创世界》公之于世的。该书证据确凿地指出,的确有这么一个啊咔德文献,用古巴必伦方言书写,讲述了一个单独的神是如何创造天地万物甚至人类的。
到现在都有无数个研究正在对比美索不达米亚文献和《昇经》故事的异同。巴必伦神的工作,如果不是在六“天”之内完成的,就是被记录在六个碑刻上的。与《昇经》中上帝第七天休息并玩耍自己的手工艺品相同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史诗中用第七个碑刻写下巴必伦神的兴奋和他的功绩。极为恰当地,L·W·金(L.W.King)将之命名为《创世七碑刻》。
现在,它被称为《创世之史诗》。这部文献因为它著名的引子──伊奴玛·伊立什(Enuma Elish,意为“当处于顶点”)──而在古代流传甚广。《昇经》的创世神话是从创造天地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故事则是一段真实的宇宙进化史,讲述的是很久之前的事件,带领我们回到时间的开始:
当处于顶点之时,天之殿堂还没有被命名
而在那之下,结实的大地也还没有名字。
史诗告诉我们,在那之后这两个太初天体生下了一系列的“天神”。随着天体数量的激增,它们制造出很大的噪音和骚乱,打扰了太初之父【太阳(即太一火圣)】。他忠诚的信使【淼星】劝说他好好考虑一下惩罚这些年轻的神,但是他们【诸行星】联合起来,抢夺了他的创造力。太初之母【火凰】试图报仇。一个领导造反的神【(海之王星)水神恩基】向众【行星】天神提出了一个建议:让他的小儿子【即第12号天体(玛尔?克统帅的)玛?舸行星】加入众神集会(the Assembly of the Gods),并给他至高权力,好让他去单独迎战那只由他们的母亲变成的“怪兽”【即提亚马特(指被伊南娜控制后的缇娜亚特星球)】。
在接受了权威之后,这位年轻的神──巴必伦的玛尔?克──面对这只怪兽,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之后把她【缇玛雅特星球】切成了两半。用她的一半做成天【这里指小行星带】,一半做成地【即新的大地——土也星】。
接着他宣布了天国的固定秩序,为每个神都定下了固定的位置【指玛尔?克定制了新的诸行星运行轨道】。而在(新的大地)土也星上,他创造了高山、海洋与河流,建立了季节和植被,并创造了人。他(玛尔?克)往返于天国与巴必伦,以及修建在土也星球上的塔庙之间。神和人都被指派了工作与任务,还有需要遵守的礼仪。众神于是承认玛尔?克是最高之神,献给他“五十个名字”。
随着更多的碑刻和碎片被发现和翻译,我们可以证明,这段文字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学作品:它是古巴必伦最神圣的综合教导中心历史史诗,它的一部分在新年礼中作为诵读的内容。为了宣称玛尔?克的至高无上,巴必伦将他作为创世神话中的英雄。然而,也并非一直如此。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巴必伦版本的史诗是早期苏美尔版本(关于天神安、恩利尔和尼努尔塔等英雄)的政教合一的伪版。【或者说苏美尔神话重新修订版——因为神之战争后,玛尔?克成了最高的神。】
然而,无论在这些天神的戏剧中演员叫什么名字,【即诸星辰天神们在历代神之话版本中有着不同叫法滴名字。】这些神话的确是和苏美尔文明一样古老。大部分学者将之看成是哲学作品──神与邪恶之间永恒斗争的最早版本──或者是关于自然界冬天、夏天,日出、日落,生死循环的古老寓言。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承认这些神话以其本身的价值,比如,认为它们确实是在陈述苏美尔已知的宇宙现象,如同阿努纳奇告诉他们的那样?抱着这样一种勇敢而新奇的看法,我们发现,《创世之史诗》很完美地解释了我们星系中可能发生过的事情。
【《伊奴玛·伊立什》(又称《埃努玛·埃立什》或《咏世界创造》)是古巴必伦的一部创世神话史诗。这部作品主要汇集了苏美尔民族的创世思想,着重歌颂主神玛尔都克的事迹。它是历史上最早关于创世神话的题材之一,约成书于历元前十五、十四世纪,后经学者从七块泥板中考据整理出来,故又称“七块创世泥板”。在《埃努玛·埃立什》中,描述了迪亚玛特代表的阴性世界与埃阿神代表的阳性世界之间的斗争,以及玛尔都克如何经过殊死搏斗战胜神母迪亚玛特,成为阳性世界的首领。】
《伊奴玛·伊立什》的第一幕上演在太初宇宙。而那些演员们【即铧厦史前超维宇宙神圣一族在这个版本的神之话中担任的神明角色】则既是创造者又是被创造者:
当处于顶点之时,天之殿堂还没有被命名,
在那之下,结实的大地还没有名字;
一切皆无,而最初的阿普苏(AP.SU即太阳),它们的创造者,
穆木(MUM.MU即淼星)和迪亚马特(即六维缇玛雅特星)──她生下了它们所有;
他们的水被混合在一起。
水里没有芦苇,没有沼泽。
众神之中,没有谁出现,
万物没有名字,没有既定之命运;
接着就是这样,在它们之间,有了神。
【即不解释——硬写神的出现——仿佛说的很自然!】
用芦苇笔在这第一块泥板上的草草几笔──九个短行──这位古代诗人兼年代记录者设法让我们坐在剧院的前排正中,然后他勇敢且戏剧性地拉开了有史以来最伟大壮丽的一幕:我们星系的诞生。
在广阔空间中,“诸神”──行星们──出现了,有了名字,有了自己的既定“命运”──轨道。只有三个“真神”存在【呵!…这种说法可以突显其神话即为原初之伟大】:
“最初的阿普苏”(意为太阳“从一开始就存在”)、穆木(意为淼星是“初生者”)和提亚马特(意为缇玛雅特星为“生命处女”)。阿普苏和提亚马特的“水”混合在一起,文献里讲得很清楚了,这不是长着芦苇的水,而是原始水域【指以太海洋】,宇宙最基础的生命摇篮。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