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版权交易,一切都好,只不过三位大导看着李伯桦的眼神有点儿不善。李伯桦觉得,你们这些人,又不是没见过钱,至于么。
题外话,据说在《活埋》里,姜导自己拱到棺材里当主演了,具体详情李伯桦也不清楚。
《活埋》的改编权没有卖,倒不是说改编权卖了,姜导就没法在国内拍摄《活埋》的长片了,因为卖的是海外的改编权,并不耽误这事儿。
但是李伯桦担心出意外,在姜导的《活埋》长片上映前,还是不要出售改编权的好。另外乔治在梦想之翼影业一次拿出那么多钱来,影响现金流不说,还会引起其他人的非议——为什么改编权只卖给乔治?不过有没有钱是一回事儿,李伯桦见了姜导还是会说“你欠我二百万欧元”,姜导表示“我最讨厌小屁孩儿了”。
“你的那个《彗星来的那一夜》风格我看了一版,觉得,风格有些多变啊。”阿谋好不容易逮到了李伯桦,自然不能只谈生意,不谈艺术。
李伯桦和坐在旁边的姜导对视了一眼,心里说:这不是废话么,这部片子最开始一天换一个导演,郭凡、陆阳、杨清和大胡子轮着来。后来姜导拿着同轴支架玩,还带着别人来,半天就换人,摄影师都放弃治疗了。风格不多变才有鬼了。
“这也是行为艺术表达的一部分。”想了想,也没什么词儿,李伯桦只能硬着头皮说。
姜导闻言笑而不予,阿谋听罢若有所思,两个人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
几个人谈这些事情的时候,李伯桦也没有回避杨小米和刘西西两个人,当然刘阿姨肯定也听见了。
只不过杨小米和刘西西俩人听完之后扳着手指头在那数这要她俩卖多少代言才能赚到手——最气人的就是,在这些事儿里面,李伯桦几乎啥都没干。就连最后他不得不参与的执导的《彗星来的那一夜》,他的作用也就是坐在那儿喊个“咔”,后来连“咔”都是杨清替他喊的。
李伯桦告诉两个愤愤不平的小屁孩儿:这就是头脑和资本的力量,当什么大明星啊,我蹲在后面我分的最多——嗯,现在好好学习还来得及。
其实,刘阿姨在大家游玩的一路上,也旁敲侧击地问李伯桦以后会不会去好莱坞发展。李伯桦知道在这种事情上,跟刘阿姨讲道理是行不通的,所以都用类似于“我现在公司开在了好莱坞,雇美国人给我赚钱,已经算是在好莱坞发展了”,或者是“其实面上的那些东西,跟赚钱和发展没什么关系”这一类的话糊弄过去了。
而这个时候,两个小屁孩儿喊着要红包,刘阿姨也没多说话,只是说李伯桦着孩子年轻有为云云。
大胡子私下里还告诉李伯桦,有人联系他,邀请他参加十月份的锡切斯国际奇幻电影节。李伯桦知道这是让先生他们为了缓和关系而施放的善意——李伯桦的表现足以告诉让先生,他们所设计的一切都已经被看穿了,为了维持接下来的关系,让先生他们自然要有所表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