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鲜血飞溅,联军士兵们在他的攻击下纷纷倒下。
但联军士兵们并没有被董卓的凶残所吓倒,他们与董卓的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场上鲜血横流,汇聚成河,喊杀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整个洛阳城都震塌。
在这激烈的战斗中,孙坚表现得格外英勇,宛如战场上的战神。
他头戴赤帻,在人群中格外醒目,那赤帻就像是燃烧的火焰,象征着他的斗志。
他挥舞着古锭刀,那古锭刀在他手中上下翻飞,如同灵动的游龙。
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敌人的防线。
他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如虎入羊群一般。
古锭刀所到之处,董卓的士兵纷纷倒下,惨叫连连。
他口中大喊:“逆贼董卓,拿命来!你犯下的罪孽,今天要用你的血来偿还!”
他的勇猛激励着身边的联军士兵,让他们在这残酷的战场上找到了勇气和力量。
在联军的顽强攻击下,董卓渐渐抵挡不住。
他看着身边的士兵不断倒下,眼中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他意识到,洛阳城已经守不住了,再继续抵抗下去,只会让自己陷入绝境。
于是,他心中萌生了一个恶毒的念头。
他决定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在撤退之前,他下达了一个残忍的命令——放火烧城。
他恶狠狠地说道:“吾不能得之,联军亦不能得,烧!让这座城市化为灰烬!”
刹那间,大火在洛阳城中肆虐起来,熊熊烈火如恶魔的触手,迅速蔓延。
宫殿、庙宇、民居都被火海吞没,大火燃烧的噼啪声、房屋倒塌的轰鸣声、百姓们的哭喊声交织在一起,洛阳城陷入了一片混乱。
火焰冲天而起,热浪滚滚,仿佛要将天空都点燃。
百姓们在火海中四处奔逃,他们的哭喊声在火海中回荡,那是对董卓暴行的控诉,是对这乱世的悲叹。
联军虽然成功地攻入了洛阳,但面对董卓的大火和败退,他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士兵们疲惫不堪,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伤痛。
许多人身上带着各种各样的伤口,鲜血浸透了他们的战甲。
伤亡人数之多,令人痛心疾首。
而且洛阳城已被毁坏,曾经的繁华如今已化为乌有,满目疮痍,一片废墟。
然而,在这片废墟之中,联军的胜利曙光还是若隐若现。
董卓的败退意味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对董卓的胜利,汉室江山有了一丝恢复的希望,就像黑暗中透出的一丝曙光,虽然微弱,但却给人以希望。
袁绍在洛阳城中召开庆功宴,犒劳各路诸侯和士兵。
营帐中,灯火通明,但气氛却并不轻松。
袁绍举起酒杯,神色凝重地说道:“今日之战,我等虽胜,但董卓未灭,他依然是我等的心腹大患,是汉室的巨大威胁。望诸君能继续团结,放下个人恩怨,追击董卓,彻底消灭这个祸国殃民的逆贼,还天下一个太平。”
然而,诸侯们的反应却各不相同。
有的诸侯点头称是,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表示愿意继续追随袁绍,为了讨伐董卓而战;但也有不少诸侯眼神闪烁,心中开始盘算着自己的利益。
他们小声嘀咕着:“此次损失惨重,我等需要回领地休养生息,不能再继续冒险了。”
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犹豫和退缩,对于袁绍的号召,他们已经不再像当初那样积极响应。
随着董卓的败退,联军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就像一座被压抑已久的火山,终于爆发。
袁术嫉妒孙坚的战功,他那狭隘的心中充满了怨恨。
他暗中克扣孙坚的粮草,试图以此来打压孙坚。
孙坚得知后,气得满脸怒容,他径直找到袁术,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质问道:“吾等共讨董卓,本应齐心协力,你为何如此?你这是在破坏联军的团结,是在助董卓一臂之力!”
袁术却不以为然,他撇了撇嘴,满不在乎地说道:“吾亦缺粮,自顾不暇,哪有多余的粮草给你。”
袁绍与韩馥之间的矛盾也彻底公开化,双方在洛阳的治理权问题上争执不下。
袁绍怒目圆睁,大声说道:“吾为盟主,此次讨伐董卓,我出力最多,当由吾主持洛阳之事。”
韩馥则不甘示弱地反驳:“吾亦有兵有粮,为联军也付出了不少,为何要听你的?”
两人互不相让,争吵声越来越大,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一些诸侯看到洛阳城已被毁坏,这里已经没有了他们想要的利益,便纷纷率军离开。
他们的离去,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引发了连锁反应。
原本声势浩大的联军开始分裂,诸侯们各自为政,曾经的团结已经荡然无存。
曹操看着诸侯们离去的背影,眼中满是痛心和无奈。
他试图劝说诸侯们以大局为重,不要再让个人利益蒙蔽双眼,但他的劝说却收效甚微。
诸侯们都被自己的野心和欲望所驱使,已经听不进任何劝告。
袁绍联军攻打董卓这场战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董卓的势力,但由于内部矛盾重重,最终未能将董卓彻底消灭。
这次战役对天下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掀起了惊涛骇浪。
汉室的权威在这场战役后进一步衰落,各地诸侯看到了汉室的无力,他们开始拥兵自重,不再把朝廷放在眼里。
诸侯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天下陷入了更加混乱的战乱之中。
百姓们原本期待着联军能够带来和平,但如今却陷入了更深的苦难。
战火在各地蔓延,家园被摧毁,亲人离散,整个中原大地都在痛苦地呻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