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山那古老而厚重的城墙之下,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正激烈地展开。

于毒,这位常山的守将,满脸尘土与血污交织,却有着一双如鹰隼般坚毅的眼眸。

他凝望着城下如汹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涌来的董卓大军,心中的斗志如熊熊烈火般燃烧起来。

徐荣和张济,这两位董卓麾下威名赫赫的悍将,正有条不紊地指挥大军,对常山发动着一次比一次更为凶猛的攻击。

“哼,于毒,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徐荣在阵前高喊,声音中透着必胜的决心。

“休得张狂,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于毒在城墙上怒目而视,大声回应。

箭矢如密集的雨点般从天空倾泻而下,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寒光,狠狠地扎入城墙和地面,溅起一朵朵小小的尘土之花。

投石车投出的巨石带着呼啸声划过天空,每一次撞击都让常山那坚固的城墙剧烈颤抖,城墙上的砖石不断崩落,扬起漫天的尘土,仿佛给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末日的纱幕。

城下,董卓军的士兵们发出的喊杀声震天动地,他们扛着云梯,如同密密麻麻的蚁群一般向着城墙汹涌而来。

于毒屹立在城墙上,声嘶力竭地指挥着士兵们顽强抵抗,他那原本洪亮的声音早已变得沙哑不堪,但那威严的气势却如巍峨的高山般丝毫未减。

“放箭!绝不能让他们靠近城墙!”于毒挥舞着手中那把饱饮鲜血的宝剑,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吼道。

城墙上的弓箭手们迅速地拉弓搭箭,箭矢如飞蝗般铺天盖地地射向敌军。

一时间,许多董卓军的士兵纷纷中箭倒下,惨叫之声此起彼伏,但后面的人却依然如潮水般毫不犹豫地向前冲锋。

云梯一架架地架在了城墙上,敌军开始攀爬,于毒带着士兵们用沉重的石块、滚烫的热油向下砸去。

刹那间,城下惨叫连连,云梯被烧毁,攀爬的敌军如坠落的流星般纷纷从半空落下,砸在地上扬起一片血雾。

然而,战争的残酷无情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显现出来,常山的局势愈发艰难。

城中的箭矢数量在不断减少,投石用的石块也即将耗尽,更为致命的是,粮食储备已然见底。

士兵们经过连续不间断的奋战,早已疲惫不堪,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带着伤痛。

但他们依旧如忠诚的卫士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因为他们心中清楚,一旦城破,那将是灭顶之灾。

于毒望着那些疲惫至极的士兵和空空如也的粮草库,眉头紧紧锁在一起,仿佛一座无法跨越的山峦。

他深知,此刻的情况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可他心中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他在城中奔走,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鼓励着每一个士兵,“兄弟们,我等已经坚守至今,不能放弃!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希望!”

他的话语如同黑暗中的烛火,虽微弱却永不熄灭,给士兵们带来了一丝慰藉。

就在这时,城下的董卓军似乎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常山的困境,他们的进攻变得更加凶猛,如狂风暴雨般呼啸而来。

徐荣亲自来到阵前,他手中的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死神的召唤,指挥着士兵们发起冲锋。

“杀!攻破常山,重重有赏!”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

张济则在后方有条不紊地调度投石车和弓箭手,对城墙展开更密集、更猛烈的攻击,试图一举攻破常山。

于毒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如汹涌怒涛般汹涌而来的敌军,双拳紧握,指节泛白。

他知道,这是最为关键的时刻,如果顶不住这一波排山倒海般的攻击,常山就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拿起一把长枪,那长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决心。

他毅然加入到了防守的队伍中,与士兵们一起和爬上城墙的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激烈的战斗中,于毒身先士卒,他手中的长枪如蛟龙出海般,气势磅礴。

每一次刺出,都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精准地刺向敌军的要害,每一次都能带走一名敌军的生命。

“跟我杀!”他的怒吼声激励着士兵们。

士兵们看到主将如此英勇无畏,深受鼓舞,也都奋勇杀敌,一时间,城墙上的战斗陷入了胶着状态,双方的鲜血在城墙上流淌,染红了脚下的砖石。

然而,董卓军毕竟人多势众,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他们还是有一部分士兵成功地登上了城墙,并在城墙上撕开了一个缺口。

敌军如决堤的洪水般从缺口涌入,于毒见状,毫不犹豫地立刻带着一队视死如归的士兵冲了过去,试图堵住这个如同地狱之门般的缺口。

“杀!绝不能让他们进城!”于毒怒吼着,宛如一头愤怒的雄狮,率先冲入敌群。

他手中的长枪挥舞得密不透风,如同一道银色的光幕,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如同被收割的麦子。

士兵们也都拼尽了全力,与敌军展开了残酷至极的肉搏战。

“为了常山,为了家人!”士兵们呐喊着。

在他们的顽强抵抗下,敌军的攻势终于被暂时遏制住了,但于毒和他的士兵们也都伤痕累累,鲜血浸透了他们的战甲。

就在常山似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即将被黑暗完全吞噬时,奇迹却如曙光般降临。

徐荣突然下令全军撤退。董卓军的士兵们接到命令,虽然满脸疑惑,但军令如山,他们还是迅速地从城下撤了回去。

于毒望着撤退的敌军,心中满是疑惑,如同置身于迷雾之中。

原来,徐荣和张济得到了洛阳告急的消息,太师董卓有难。

“洛阳危急,我等必须速回!”徐荣对张济说道,两人深知洛阳对于董卓势力的重要性,那是董卓的根基所在,一旦洛阳失守,董卓的势力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如同大厦将倾。

于是,他们不得不火速撤退,前去支援洛阳,留下了满目疮痍的常山。

在董卓大军撤退后的日子里,常山宛如一片被战火洗礼后的废墟。

城墙多处受损,那一道道巨大的裂缝仿佛是大地的伤口,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城内的房屋也有不少在战火中被烧毁,只剩下残垣断壁,冒着袅袅青烟。

士兵们疲惫地坐在地上,他们的眼神中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担忧交织在一起,如同复杂的丝线。

就在这时,周仓领兵抵达了常山。

当他看到常山的惨状时,心中满是震惊和愤怒,那愤怒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

“这董卓军实在可恶!”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立刻找到了于毒,眼中燃烧着怒火询问情况。

于毒向周仓讲述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从董卓军最初的进攻,到城中的艰难困境,以及他们现在所面临的种种难题,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血与泪。

周仓看着这位满身伤痕却依然坚毅如钢的守将,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情,那敬佩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

“于将军,你和将士们受苦了,我定与你共守常山,重建家园!”他坚定地说道。

他决定留下来,帮助于毒重建常山。

他带领士兵们和于毒共同修筑城墙,大家齐心协力,如同一个紧密的整体。

他们从附近的山上搬运石块,沉重的石块压在士兵们的肩上,但他们的步伐却坚定有力。

妇女和老人们也都纷纷加入进来,为士兵们送水送饭,整个常山呈现出一片忙碌而又有序的景象,仿佛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在重新振翅。

然而,城墙的修复需要大量的材料,而且士兵们的粮草问题也亟待解决。

于毒和周仓商议后,决定向余良请求粮草支援。

余良在得知常山的情况后,深知常山的重要性。

“常山若失,董卓必卷土重来,后患无穷,速送粮草!”他下令道。

如果常山不能守住,董卓军很可能会再次卷土重来,对周边地区造成更大的威胁,那将是一场无法想象的灾难。

于是,他立刻派人向常山支援粮草。

一辆辆装满粮草的马车在道路上扬起阵阵尘土,向着常山赶来。

那滚滚的尘土如同希望的信号,士兵们看到粮草到来,眼中都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粮草来了,我等有救了!”士兵们欢呼着。

有了粮草,他们就有了继续战斗的力量,如同干涸的土地迎来了甘霖。

在粮草问题得到解决后,余良又下达了一个新的命令:周仓带兵追缴徐荣。

周仓接到命令后,立刻整顿军队,准备出发。

“此仇不报非君子,定要让董卓军付出代价!”他对将士们说道。

他知道,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他也明白,不能让董卓军就这样轻易地逃脱,他们必须为常山死去的百姓和士兵讨回公道。

周仓带领着士兵们踏上了追缴之路。

他们沿着董卓军撤退的路线前行,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艰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