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俩人商量着出门,却见常香儿被绑了站在大堂前,她抬起头,眼中满是哀求看着王瑾仪的母亲。

母亲像做错了事一样低头走过,常香儿大喊一声:“慧娘,慧娘看在我们年轻时的情谊上帮帮我!慧娘……”

王瑾仪回身招了招手,指了一下,武妹快步上去将常香儿嘴堵住。

母女俩快步走进大堂,屋里坐着的两个族老见二人进门,直接问道:

“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瑾仪见母亲还有些犹疑,直接回答:

“当年就是这个常香儿,利用和母亲年幼的交情,骗我们买赵高家特意低价卖的商铺。

结果让浔阳王家,被迫给赵高的儿子赵如令的杀人案做了证人。

此人上次就利用了母亲的善良,这一次还想如法炮制,其心可诛,不可饶恕!”

两位族老一听原来是这样,低低的声音交流了一下,就喊道:“来人。”

门外走进两个嬷嬷和两个武先生。

族老吩咐道:“你们四人一起将门外的充军犯人,送回军营,路上小心,跟管营的说此人送会,不要多讲,去吧!”

四人领命出了大堂,听到了门外有人挣扎的声音,很快声音远了。

母亲低着头没有说话,两位族老看了看母女两人说了声:

“回去吧!”

母女俩施礼后离开大堂,王瑾仪一直紧紧拉住母亲的手,母亲似有嗔怪地看了眼女儿。

直到又回了住处,母女坐下来轻声聊了起来。

“瑾儿,娘亲真的觉得常香儿本质不坏。”

“娘亲什么叫本质坏,什么又叫本质不坏?

难道您觉得杀人才算是本质坏?可如果有人要辱人妻女杀人父母,这人奋起反击将人杀了,难道这个人是坏人吗?!

像常香儿这样,帮助杀人犯开脱,还想尽办法设计用圈套把浔阳城的两大清流文人都拉进证人行列,让百姓无法申冤,让杀人的赵高之子赵如令逍遥法外,不能得到应有的判罚,难道她不是罪人吗?

您还觉得她不坏吗?”

母亲见女儿真的动了气,开始据理力争,沉默了,过了一会儿,站起来亲手给女儿倒了杯茶,推给孩子,

“瑾儿,也许是娘亲没有想清楚,你也不要急,有事慢慢说嘛!”

王瑾仪发现自己有了前世的脾气,对母亲的态度跟对前世的父母一样,据理力争的发起脾气来,要知道在古代,忤逆可是不孝哇!

想到这缓了缓脾气,笑了笑,说道:

“娘亲,女儿刚刚脾气不好,但是常香儿不值得同情,日后如果此人再求到你这里,你万不可有妇人之仁!”

门外听了整个争吵过程的司礼宗妇,对王瑾仪又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这个不足10岁的女孩,现在就很适合做自己的助手!

要知道在大家族里,亲缘关系复杂,管理整个家族的女子礼法,是很需要有些条理性的,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感情用事的人,无论男女都很少见。

更何况王瑾仪只是个9岁的孩子,现在就能分清事故、人情和大是大非,可以说是难遇难求和难得。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