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麻阳三中公告栏上面有个通知,内容如下: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决定举办一场盛大的科技创新比赛。这场比赛旨在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推动校园科技文化的发展。
一、比赛规则:
1.作品主题:参赛作品需围绕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带来新的应用价值。
2.团队协作:参赛小组必须以团队形式参赛,展示团队成员在项目中的分工与协作。
3.技术实现:作品所运用的技术应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技术原理清晰,实现方法有效。
4.展示与答辩:各小组需在规定时间内对作品进行展示和介绍,并能够准确回答评委的提问。
5.原创性:作品必须为参赛小组原创,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二、比赛流程:
1.报名与准备阶段: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并进行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2.作品提交:比赛当天,各小组提前到达赛场,将作品放置在指定展示区域,并完成初步的调试和准备工作。
3.开场致辞:比赛开始时,主持人介绍评委嘉宾、比赛规则和流程,强调比赛的公平公正原则。
4.展示环节:按照预先安排的顺序,每个小组有 15分钟的时间进行作品展示和介绍。展示内容包括作品的设计理念、技术创新点、功能实现、应用前景等。
5.评委提问:展示结束后,评委有 5分钟的时间进行提问,问题涵盖作品的技术细节、创新程度、实际应用、团队协作等方面。小组需在 3分钟内进行回答。
6.评委评审:所有小组展示和答辩结束后,评委们进行闭门评审。评审过程中,评委根据作品的创新性(30分)、实用性(30分)、技术难度(20分)、团队表现(10分)和展示效果(10分)进行打分。
7.结果公布:评审结束后,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公布一、二、三等奖的获奖小组名单。
8.颁奖仪式:举行颁奖仪式,为获奖小组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9.经验分享:邀请获奖小组代表分享参赛经验和心得体会,促进交流与学习。
这样的规则和流程旨在全面评估参赛小组的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精神,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权威性,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交流学习的平台。
消息一经传出,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各个班级的学霸们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饺子、黄攸琴和张小建这三位学霸自然也不甘落后,他们迅速召集了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了各自的小组,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饺子小组决定从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入手,他们注意到学校里的垃圾桶在满溢时常常不能及时被清理,给校园环境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于是,他们决定设计一款智能垃圾桶,能够自动感应垃圾的容量,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向清洁人员发送提醒。
黄攸琴小组则把目光投向了能源节约领域。他们想要研发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充电装置,能够更高效地收集和转化太阳能,为校园里的电子设备提供绿色能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小组成员们查阅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不断尝试不同的材料和设计方案。
张小建小组则对智能交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计划制作一个能够自动规划最优路径并且避开拥堵的智能交通模型。为此,他们学习了编程知识,研究了各种传感器的应用,还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
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各个小组都遇到了不少困难。饺子小组在传感器的调试上遇到了问题,数据总是不准确,导致垃圾桶的智能感应功能时灵时不灵。但他们没有放弃,不断地进行试验和改进,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成功解决了难题。
比赛当天,赛场被布置得庄重而又充满科技感。巨大的横幅上写着“科技创新,引领未来”的字样,展示区域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桌椅,等待着参赛作品的登场。
各个小组早早地来到了现场,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最后的调试和准备。
饺子小组的智能垃圾桶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它的外观采用了简约的白色设计,线条流畅,与校园环境相得益彰。垃圾桶上的感应装置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显示着其高科技的内涵。
比赛开始后,评委们首先来到了饺子小组的展位前。
“各位评委老师,这是我们小组研发的智能垃圾桶。”饺子小组成员小李略显紧张但又充满自信地说道。
“它不仅外观美观,而且功能强大。能够自动感应垃圾的容量,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向清洁人员发送提醒。”另一位成员廖丽丽接着介绍。
评委们饶有兴趣地将各种垃圾投入垃圾桶进行测试。
“哇,反应真快,数据也很准确!”一位评委赞叹道。
“请问你们是如何实现这么精准的感应和高效的提醒功能的?还有,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垃圾桶周围有较多干扰物,比如风吹起的杂物,会不会影响感应的准确性?”一位评委好奇地问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