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八年年初的时候,将昌平区的行政中心从昌平迁移到了这里,使得中源的发展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回忆着这些年的国内的变化,哪怕这一开始都是周天无意识下的结果,他都有种做梦的感觉,毕竟这些年华国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就连他自己都有时无法适应。
不过这也让他心里越加坚定了当初自己开放给别人绑定空间的正确性,否则光靠他一个人的话,根本不可能达到现在这个程度。
尤其是从去年开始,研究院好像已经开始取代了中科院,无数的科研任务被上面交给了研究院,还有不少各个领域大拿的加入,让研究院的规模也开始庞大起来。
现在光是科研人员就不下于一万人,这里面可都是各个领域的大拿,这让周天有时候甚至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要知道他前世仅仅是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现在竟然管理着这么庞大的一个研究院,他有时都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而这还是他精简了不少的结果,凡是宣扬西方那一套思想的科研人员他都不要,凡是没有国家立场的科研人员他也不要,他所需要的是纯粹而坚定的爱国者,为此他和中科院也闹得不可开交,也得罪了不少的上层。
甚至在不少科研人员的口中给他起了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这样一个外号,不过对此,他每次只是淡然一笑,至于行动上,他从不妥协。
毕竟他可是永远记得,前世华国各种所经历的龌龊,他可不想让华国再经历一次。
当然,他也不会忘记在研究院每个月组织一场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他想要多此一举,而是他很清楚,随着国家的发展,不少的科研人员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忘记根本。
就好像前世不少的专家、学者、教授一样,最终从受人尊敬,最后却都是走到了百姓的对立面。
而这种爱国主义教育,也不仅限于研究院内,还有各个分厂,凡是归属于研究院管辖的地方,他都会每个月组织一场,虽然在外人看起来这是有些没有必要,但周天却是始终如一。
受到周天的影响,昌平郊区的一些工厂也是有学有样,这使得这里无论是学校,工人,农民,甚至是政府人员,都是爱国主义盛行。
对此,周天自然是乐观其成。
“院长,您找我?”
就在周天还沉浸在回忆中时,张明智推门走了进来。
“老张,你来了,是这样的,上面正在商量工农帮衬,前几年由于咱们国内经济发展处于初步阶段,所以不是实行了以农养工吗?现在随着国家的工业基本上已经发展起来,所以国家决定开始工农帮衬,因此,我想问你一下,看看咱们几个厂周围的农村,咱们该选择帮衬哪几个?”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