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但你要记住,这世上的美人与美酒虽好,却也是最容易让人迷失的陷阱。你身为朱家子孙,更需时刻保持清醒与自律,切莫让这些东西蒙蔽了你的双眼与心智。”

李云龙闻言,心中暗自点头。他明白,朱元璋的这番话,既是告诫也是期望。他感激地看了朱元璋一眼,然后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的另一个请求:“另外,侄儿还有一事相求。此次洪都之战,我麾下将士英勇无畏,浴血奋战,才换来了今日的胜利。他们之中,不乏忠勇之士与智谋之士。侄儿斗胆请求大哥,能够给予他们应有的奖赏与提拔,让他们也能在朱家江山的未来中,继续发光发热。”

这一请求,不仅展现了李云龙对部下的关怀与爱护,更彰显了他作为将领的胸怀与气度。朱元璋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李云龙虽然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心细如发,深谙人情世故。

“好!云龙,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朱元璋大笑道,“你放心,对于那些有功之臣,我自会论功行赏,绝不会让他们白白付出。”

李云龙的脸上悄然绽放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那是一种男人之间无需多言便能心领神会的默契。他轻轻对朱元璋眨了眨眼,眼中闪烁着狡黠与不羁的光芒,仿佛在说:“大哥,您懂的。”

“大哥,您知道吗?我这一路回来,可是收获了不少姑娘们的‘深情厚意’呢。”李云龙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调侃,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她们都嘱咐我,一旦得空,定要前往秦淮河上,与她们共叙风月。大哥,您看,我这不是正打算去完成这‘使命’嘛,如果您没别的事……”言罢,他嘿嘿一笑,那笑声中既有对即将来临的欢愉的期待,也有对朱元璋微妙反应的戏谑。

朱元璋望着李云龙这一系列举动,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他愣住了,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思绪万千。难道,自己这个侄子,真的对权势毫无兴趣?那些自己精心准备的封赏与许诺,竟在他眼中还不如秦淮河畔的温柔乡来得有吸引力?朱元璋的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既有不解,也有几分失落。

场中的气氛因李云龙的这一举动而变得微妙起来,众人面面相觑,皆是一脸愕然。李善长更是回想起那日与李云龙在勾栏相遇的情景,心中暗自忖度:原来,李云龙的“特殊”并非只针对自己,他对所有的男性都似乎抱有某种程度的疏离与不屑。想到这里,李善长不禁摇了摇头,心中既有对李云龙这份洒脱的羡慕,也有对他放弃大好前程的惋惜。

而坐在朱元璋左手边的刘伯温,则是另一番心境。他望着李云龙离去的背影,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刘伯温深知朱元璋的性情,那日益增长的猜忌与狠辣,让他感到不寒而栗。他早已萌生去意,多次尝试请辞,却都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驳回。如今,看到李云龙如此轻易地拒绝了权势的诱惑,刘伯温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羡慕与钦佩。他羡慕李云龙的洒脱与不羁,更钦佩他能在权势面前保持清醒与自我。

刘伯温深知,自己与朱元璋之间的裂痕已越来越深,想要全身而退已非易事。但他并未放弃希望,而是暗中寻找着脱身的机会。他明白,自己必须更加谨慎小心,以免在朱元璋的猜忌之下,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随着李云龙的离去,房间内的气氛逐渐恢复了正常。但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看似玩世不恭的年轻将领,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那种对自由与真实的追求。而朱元璋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能够赢得人心,是否真的能够留住那些真正有才华、有抱负的人才。

作为朱元璋麾下最为倚重的智囊,刘伯温的心中藏着无数关于朱元璋的秘密与布局。这些深藏于心的知识,如同双刃剑,既是他辅佐朱元璋成就霸业的资本,也是束缚他自由的枷锁。他深知,朱元璋的眼中容不得沙子,尤其是对于他这样了解甚多、能力出众的人物,一旦有了异心,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刘伯温被迫留在了朱元璋的视线之内,他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决策都需小心翼翼,以免触动那位霸主的敏感神经。他羡慕李云龙的自由与不羁,那种敢于挑战权威、追求自我生活的勇气,是他刘伯温所不具备,也是他所向往的。李云龙的所作所为,就像是刘伯温内心深处的一个影子,投射出他未曾有过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

在刘伯温看来,李云龙的选择既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挑战。他解脱于权谋斗争的漩涡,挑战着传统价值观对功名利禄的执着追求。这种选择,对于刘伯温而言,既遥不可及,又充满诱惑。他只能将这份羡慕与钦佩深埋心底,化作对李云龙的一种莫名亲和感,仿佛看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另一种人生。

而武将们对于李云龙的选择则是各持己见,有的叹息其才华被埋没,有的则不解其为何放弃大好前程。在他们眼中,战场上的荣耀与功勋才是男儿应有的追求,而李云龙则像是一个突然迷失方向的勇士,让人既惋惜又困惑。

朱元璋对于李云龙的要求,更是让他头疼不已。他琢磨了两天两夜,却始终无法参透这位侄子的真实意图。是真心想要远离战场,还是在故意试探自己的底线?朱元璋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他派人去找李云龙,却屡屡被其巧妙逃脱,这让他更加确信,李云龙心中定有打算。

然而,朱元璋深知李云龙的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他是自己手中不可或缺的一张王牌。如果放任其在秦淮河畔的温柔乡中消磨时光,那无疑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于是,他不得不继续与李云龙周旋,试图找到让他重新披甲上阵的契机。

李云龙则是在这场心理战中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谨慎。他不确定朱元璋是否真的信任自己,也不确定自己的每一次拒绝是否都会加深朱元璋的猜忌。因此,他选择了消极应对,用逃避来保护自己。他明白,只有让自己在朱元璋的视线中保持一定的神秘感与距离感,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

几次三番的追逐与逃避之后,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李云龙这次是铁了心不再参战。这让他既感到无奈又感到惋惜。无奈的是自己无法强迫李云龙改变主意;惋惜的是这样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却要在画舫上虚度光阴。但他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生活方式,即使是自己也无法强求。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