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对朱应辰来说,他只要守好东面即可!

所以东面新起的城墙,也是最高最厚的。

对于朱应辰营建宁州城,北面的金人不是不知,但还是选择了视若无睹。

他们也暂时无力管南边的事情。

因为耶律淳趁着这场大捷,开始动员各路兵马,在辽阳北部诸州展开反攻。

在耶律淳的宣传中,朱应辰的队伍就是辽军!

这次大捷,就是大辽的大捷!

他当然得乘胜追击!

……

政和七年(1117)的秋季,整个辽南半岛风平浪静,未有一点战事。

宁州要塞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

苏州的百姓在兴汉军的鼓励下,开始开辟盐场,贩卖到江南地区的粗盐精盐,开始增多。

来自大宋的商船,也带来了很多贫困流离的百姓。

他们都是听闻此地衣食无忧,又有土地分发,就跟着商人们过来了。

反正贱命一条,试试又有何妨。

这些商人都是兴汉军的人,又或者是接受了兴汉军的好处。

九月份,朱应辰又带着李无奇,亲自前往沧州,招募贫民。

在沧州招募了一千贫民后,又前往登州招募。

因为兴汉军在登州的基础极深,这次在登州的招募,一口气就拉来了三千百姓。

随着宋地百姓的迁入,饱受战争摧残的三州一府,也勉强算是回了一口血。

十月初,朱应辰的秘密情报头子封古,从梁山泊回到了南长山岛。

朱应辰此刻就在南长山岛整训从登州招募来的贫民。

这些贫民中的年轻男丁,在送到辽地之前,还需要整训一番,若是战事爆发,要求也能随时拉到城墙上。

这些人对这种准军事化的训练叫苦不迭。

不过一看到那香喷喷的食饭时,很快就将抱怨消灭了。

“节度使!我回来了!”经常在外漂泊的封古,见到朱应辰,心中欢喜。

“先坐着休息一下!”朱应辰关慰着,又命人给封古上了一杯茶。

“节度使,梁山泊那边已经被我鼓动好了!”封古一坐下,就急着跟朱应辰汇报他的好消息。

“哦!”听到封古的话,朱应辰眼中冒起了光亮。

“那些梁山泊好汉如今已经商议好了,这月之内,举旗起义!”

“他们准备得如何?”朱应辰关心道。

“有我们支持,刀枪甲胄皆是不缺,此番举旗,定能震动京东!”封古道。

“好!”朱应辰点了点头肯定。

“务必要把声势给造起来!”

“有我们推波助澜,肯定没有问题!”封古很有底气地说道。

“节度使,不过我观宋江此人,并不是一心想造反。”封古又有些忧虑地说道。

“此人看起来,似乎对大宋朝廷还是念念不忘!”

“朝廷若行招安之策,我怕此人转身就会俯首磕头!”封古担忧地看着朱应辰。

“哎……这就是革命意志不坚定!”朱应辰嘴里嘟囔一句。

“节度使,什么革命意志……”

“哦!没什么!”朱应辰摇了摇头。

“那就想想办法,让宋江没法被招安!”朱应辰笑道。

“节度使,是何方法?”封古有些好奇。

“这你可以问问冲天大将军黄赋!”朱应辰神秘一笑。

“黄指挥使?”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