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百姓的说法是:这些人都是有功之臣,大伙能有今天的“好日子”,都是人家一刀一枪杀贪官换来的,而去这往后乡间鸡毛蒜皮,田地瓜葛,寡妇门前那点事儿,谁家有个矛盾,那可都得靠保长尽心竭力的解决,所以啊,他们多分点田,那是应该地~
这些人得了遣散费,得了“官”,还有地,回到乡里就是小地主,自然一个个都夸赞着马相的好,也不允许别人传播马相的不好,因为他们得到了利益。
他们也会自发的站到马相的身后,回乡就是地主,那么也许这个时候再有人起义,来反对马相的话,他们一定不会同意,会坚定的站在马相一边,因为再有人起义,那可就是分他们的地了。
而原先那些没有得到额外田地,虽然是“官”但不一定是地主的保长们也不会觉得不满,因为马相在成都建立了一所文武学堂,这就是这些人的额外好处,他们的儿子孙子侄子可以免费进入文武学堂学习。
只要是五岁以上的,都可以到文堂学习,那里有马相抓来的儒生会教导他们认字,学儒,鉴于各地保长太多,都把孩子送来,学堂容纳不下,也教不过来,所以,只有之前没有额外得到土地奖励的保长可以将家中一个孩子送到文堂学习。
而在文堂分年龄大小为小,中,大,三个学堂,凡是在大学堂毕业的,都“有机会”被任命为官吏,从此走上仕途。
除此之外还有武堂,同样是分为小,中,大三个学堂,既然叫武堂,自然是教学生武艺,兵法。
按照年龄大小以及天赋的高低,小学堂的学生教师只会教习他们打熬身体。
等到了中学堂,教师就会教他们习练武艺。
而到了大学堂,除了教师继续教习武艺,朝中的大将还会每月有将军分别到大学堂分享练兵之法,平时这些学生也会被安排研读兵书。
马相规定,文堂毕业的学生需要考察之后,才能根据其才能“选任”,没被选任的,要么回去学堂深造,要么回家子承父业当个保长。
武堂大学堂毕业的学生出来就可以担任什长,才能突出者,也可破格担任更高职位。
而这座马相突发奇想建造的文武学堂,自然是由马相亲自担任“校长”,文武学堂除了每天的文武教师讲习,马相还会不定期的到学堂见见自己的“学生”,师生的情分,可比什么干儿子干侄子靠谱多了。
能当天子门生,这些保长自然是兴奋不已,而这也代表着他们一家都与马相绑在一起。
听闻能做天子的门生,不少得到土地的保长纷纷表示不要额外的土地,只求将子嗣送进文武学堂,马相一概拒绝,言日后学堂规模增大,自然会继续招募学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