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董卓得知十几个诸侯联合在一起,聚集了几十万兵马要讨伐他,他是否心中恐慌。

只说前些时日董卓封的一众各地长官中,有一人脱离了原本历史中属于他的人生轨迹,这人唤做公孙度。

此人乃是董卓麾下大将徐荣的同乡,徐荣知道公孙度有才能,便举荐他任辽东太守,被任命一地太守,换谁都高兴,巴不得立刻走马上任,但公孙度却不干了,奶奶的,谁不知道辽东被那什么耶律的蛮子霍霍的不像样了,这同乡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

公孙度不受辽东太守,可紧接着他又被任命为了辽西太守,公孙的一番合计,得了,别不识抬举了,当下带着身边亲信便走马上任了。

这公孙度上任辽西之后,将一大批与辽人作战不力的中级将官全部撤换,一水换成了自己带来的亲信,紧接着于军中颁布一些列军法规定,剔除军中兵油子,重新招募兵士。

大力整顿吏治,严刑峻法,可以说上台之后,一句废话没有,直接开干,而之前因为耶律得重带着人马在辽西四处烧杀,虽然最终被公孙瓒带人赶出了辽西,但依旧有不少死于战争的官吏不曾补齐,有辽人随时犯境的压力下,辽西一众官员没有一个站出来拿冷水泼公孙度的三把火。

公孙度为了提高士卒战斗时的士气,颁发了一系列奖励制度,至于合不合汉朝法度,不好意思,我就改,你看不惯就换人,鉴于辽西的特殊情况,公孙度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没有引来多数人的质疑。

而被公孙度视为大敌的耶律辉此刻也是焦头烂额,高句丽王伯固的长子拔奇被一众不服从大辽的高句丽人推出来当大旗,很快就啸聚了数千高句丽人,打的一众当地二鬼子屁滚尿流。

扶余境内也是各地起义不断,在那里的驻军不是朝鲜半岛三韩的仆从军二鬼子就是新加入的各地杂胡军,这些人可不愿意为大辽卖命,被当地起义军打的丢盔弃甲,很快便丢失了大量地盘。

蛇吞象的大辽几乎是以气球漏气一般的速度丢失大量地盘,身为狼主的耶律辉当机立断,自己带一部人马去平定最好欺负的高句丽,至于扶余则交给了能征善战的耶律得重。

高句丽地区的二鬼子在得到了大量正规辽军的指援后总算稳住阵脚,并开始缓慢收复地盘。

扶余地区的耶律得重以四個儿子做先锋,引着数千辽军和大量仆从军也迅速扑灭主要的起义军,但是面对各地不断冒头的起义军,耶律得重也是焦头烂额,只得不断征召听话的三韩军于各地围剿叛军……

益州,成都。

在各地风云变幻之际,身处成都的马相也开始了一系列行动,先是让工部打造大小船只,以备后用,紧接着于全军开展裁撤工作,在起义之初,马相自然是来之不拒,什么人都收,但现在已经有了稳定的地盘,一些三四十岁,身体过分孱弱的,不适合在军中的士卒,也到了离开的时候。

这些被认定不适合待在军中的士卒,全部专业为大小保长,他们或许大字不认识一个,一些年纪大的伍长什长的有管理士卒的经验,但不一定有处理乡间鸡毛蒜皮的经验,但马相不管,一股脑的扔到乡间,来帮助他维持乡间的“忠诚”。

为了让这些大小保长安心帮助自己维持对乡间的统治,马相新颁布的保甲法是,每一个被任命为保长的士卒,根据每个乡不同的情况,分与不等亩田地,人话就是,这些保长都是有功之臣,所以他们回家乡就是地主,他们的地一定比普通百姓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