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门闹事一案中的犯人被人哄骗污蔑太子, 沈伯谦因党争之嫌被投入大牢,昭仁帝怀疑的目光刚刚转向三皇子澹台境,他便自涉险境为沈伯谦求情。
而如今,沈伯谦死在了大理寺监牢。
什么“突发急症而死”这种鬼话,昭仁帝一个字也不信。
垂拱殿内,群臣鸦雀无声,三品大员于狱中骤然猝死,党争的残酷和嗜血扑面而来,血雨腥风之下,是无数同侪的皑皑白骨。
大理寺卿韩澍跪在殿前,静候昭仁帝发落,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他这个大理寺卿看管不严的责任。
“使臣被杀案尚未有结论,刑部尚书又死在狱中,大理寺竟养了一群废物不成?”
韩澍不敢辩解,俯首贴地,偷偷拿眼风去瞄澹台衍,毕竟他才是使臣被杀案的主审。
“回禀父皇,使臣被杀案已经查清,此案因何家酒坊女儿何素芝受辱而起,有江湖义士听闻此事,怒而刺杀匈奴使臣,弯折脚腕、上吊房梁,是为行震慑之举;其后的富商被杀案为同一凶手所为,但与匈奴使臣无关,乃凶手私仇,一应细节儿臣已写入案卷公文,请父皇御览。”
澹台衍这话,说的不合时宜。
昭仁帝提使臣被杀案不过是借题发挥,澹台衍顺着话风岔开话题,就显得他非常不懂揣摩上意。
只是这个儿子初初回京,不懂面君奏对的规矩也能理解,昭仁帝心软了一下,于是放了他一马。
“凶手为何人?”
“刑部官衙前假冒严老四之名闹事之人,褚烽。”
漏洞百出。
别的不说,仅仅褚烽尚被昭仁帝关押,澹台衍如何取得人证证词就无法解释,更遑论何素芝受辱,此事秘而不宣,与何家人非亲非故的褚烽又是从何得知?
但朝野上下的目光都聚焦在沈伯谦一案上,聪明人看得出所谓使臣被杀案不过是为了搅弄风云、浑水摸鱼,而昭仁帝所需的也不过一个能应付得过去的凶手;蠢人……
能站在这垂拱殿上参加每日例行朝会的人,又能有几个蠢人?
即便是筹划此事的澹台境,此时因沈伯谦一事自顾不暇,也分不出心神去找澹台衍的麻烦,只能听凭他如此敷衍了事。
他可不想再惹昭仁帝不快。
所有人都默契地放任了澹台衍胡说八道,可这个人偏偏要得寸进尺。
“父皇,天子脚下,我天兖子民被外邦凌辱,竟致不得已愤而离京,罪魁祸首虽已身死,但受害者却未曾得到任何补偿,儿臣以为不妥。”
“你想要如何?”
“何素芝贞节受损,京中流言汹汹,已无其立足之地,儿臣昨日进宫向皇祖母请安,已求得皇祖母恩典,允何素芝入德宁殿。”
太后身边的人,便相当于半个主子,届时便会无人提及这段过往,人们只会艳羡她的尊荣。
能够压倒世俗礼教的,只有无法跨越的阶级鸿沟。
“难得母后竟肯插手庶务,既如此,便依你所言。”
……
被澹台衍一打岔,昭仁帝已经没了处置沈伯谦一案的心思,只责令大理寺彻查此事,三日为限,至于刑部一应公务,则由侍郎沈曜暂理。
……
散朝后,澹台衍命人双手捧着圣旨,金扇开道,后面跟着德宁殿的轿辇,极尽张扬之能事,何家人被接出了刑部大牢,何素芝坐上了那架镶金嵌玉的轿辇,被送入了皇宫。
天家隆宠。
人人只记得何家人那日如何风光,无人再提及之前。
而经由此事,燕京城内百姓,上至耄耋老人,下至总角幼童,无人不知六皇子澹台衍。
……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