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到208年的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击败了曹操,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陈群,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

陈群出身名门望族颍川陈氏,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

曹操入主徐州时,被辟为司空西曹掾属,后转任参丞相军事。

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群出身汉末至魏晋时期的望族“颍川陈氏”。其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于当世皆负盛名。

当陈群尚是幼儿时,陈寔常认为此子奇异,向乡宗父老说:“这孩子必定兴旺吾宗。”

鲁国人孔融向来有高才而性格倨傲,他的年纪约在陈纪、陈群两父子之间,因此先与陈纪为友,后又与陈群结交,由是显名。

当时,徐州牧陶谦病死,徐州以举州迎刘备继领,刘备正欲前往,陈群便跟刘备说:“袁术的力量还很强大,如果现在就东进徐州,一定会与袁术发生争斗。要是吕布乘机袭击我军的后方,那时即使将军得了徐州,事情也一定不会有圆满的结局。”

刘备不听,执意东进徐州,与袁术争战。

结果,吕布果然兵袭下邳,又遣兵往助袁术,最终大破刘备军,刘备这时候才悔恨当初没听陈群的劝告。

后来,陈群被举为茂才,除任柘县令,不到任,随父亲陈纪往徐州避难。

198年,吕布为曹操所破,陈群父子亦在吕布军中,见曹操皆出拜。

曹操久闻其名,便征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

当时,有人向曹操引荐乐安人王模、下邳人周逵,曹操均召而用之。

陈群向曹操力言不可,并以为王模、周逵二人德秽行劣,最终必然坏事,曹操不听。

结果王周二人果然犯事受诛,曹操方信陈群之言,并向陈群承认错失。

陈群便推荐广陵人陈矫、丹阳人戴干,曹操皆加以任用。

后来,东吴为叛,戴干因忠义死于变难;陈矫则成为一位名臣,是以举世均认同陈群知人之明。

而自从刘备叛后,东南多变,曹操便以陈群为酇令,以何夔为城父令,用名士以镇抚诸县,使官吏百姓安定。

其时,曹操正商议该否复使肉刑,于是下令说:“怎样才有达于古今而通于变理的君子,可以助我决议此事呢!昔日陈鸿胪(指陈群父陈纪)以为死刑有可加于仁恩的用途,正是在说这方面的事。御史中丞(指陈群)可以申述卿父之论吗?”

陈群说道:臣下的父亲认为汉朝废除肉刑而增加鞭打、杖击,本意是出于仁恻之心,想减轻对犯人刑罚,但没有想到死去的人却越来越多。

正所谓名义上减轻而实际上加重了。

因为名义上减轻了刑罚,老百姓容易忽略而犯罪,这样实质上却加重了刑罚,老百姓也更容易受到伤害。

况且杀人偿命,也合乎古代的制度。

对于把人打伤或毁坏别人的身体的罪犯,只是剃去头发圈住脖颈干活服役,就不合道理了。

如果沿用古刑,使奸淫者受宫刑,然后再把犯人关入蚕室,使偷盗者受刖刑,那么就永远不会发生淫乱盗窃一类的坏事了。

据说,古代适用五刑的犯罪行为有三千多种,虽然不能全部恢复,但是像奸淫者下蚕室、偷盗者刖其足这样的刑罚,由于奸淫、偷盗正是时下常有的祸患,因此应该首先施行。

而按照汉朝法律,对于罪大恶极的犯人应当斩首,这是不能顾及所谓仁义的。

但是,对于其他刚够死刑、可杀可不杀的犯人,就可以施以肉刑。

这样,所受之刑与所犯之罪就可以相抵了。

如今以鞭打、杖击处死的刑法代替肉刑,实在是只重视人的肢体而轻视人的性命啊!

钟繇也对陈群所议表示同意,而王朗及其它人则多以为未可复肉刑。

曹操对钟、陈二人的看法深为赞同,只是因为战事连绵,又顾及众人的议论,故暂且将此事搁置一旁。

陈群的为人,在朝中对人无适无莫。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人事没有厚薄之分,贵雅而执名杖义,不会为媚人而违背道德。

魏讽谋反时,黄门侍郎刘廙之弟刘伟被魏讽诱同,如今按罪连坐,刘廙也当诛。

陈群便向曹操进言,曹操亦道:“刘廙是名臣,我的本意也想要赦免他。”

于是,只是调任他的官职而已。

刘廙因而深感陈群之德,陈群却认为:“议论如何量刑乃是为了国家,并非为了私人,况且赦免你的决定本是出自英明之主,我又怎么能知道呢?”

陈群心胸博大,从不骄矜自傲,始终都是如此。

同年十月,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

曹操以孙权之书示外道:“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炉火上吗!”

220年,曹丕即王位后,封陈群为昌武亭侯,徙为尚书。

其间,陈群建制九品官人之法,成为历史名制。

同年,曹丕称帝,陈群迁尚书仆射,加侍中,徙尚书令,进爵颖乡侯。

黄初中,曹丕意欲追封卞太后的父母,陈群奏道:“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应当永为后世所循之式。按照典籍上之文献,从无妇人可以分土命爵之制度。在礼典,妇因夫爵。嬴秦违于古法,而刘汉则沿承古例,这可不是先王之令典啊。”

刘巴去世后,陈群赍信与丞相诸葛亮,问刘巴的消息。陈群与仆射司马懿,并举泰山人鲍勋为宫正。

同年,陈群与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分别致书与蜀相诸葛亮,向其陈说天命人事,希望蜀汉能举国称藩,但徒劳无功。

225年,曹丕亲征孙权,军至广陵,使陈群领中领军。

曹丕师还寿春,以陈群假节都督水军。

曹丕回到许昌后,拜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

鲍勋时为治书执法,因屡次面谏曹丕而触怒曹丕,后又于陈留郡界包庇太守孙邕,被收付廷尉并议死罪。

五月丙辰,曹丕得疾甚危,陈群与曹真、司马懿等并受遗诏辅政。

太子曹叡即位后,陈群进封颍阴侯,增邑五百,并前千三百户,与征东大将军曹休、中军大将军曹真、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并同开府。

十二月,陈群又升为司空,故录尚书事。

当时,曹叡正初临政,陈群便上疏道:从灵帝去世、董卓进京开始,天下大乱,攻战不止,老百姓不懂得先王之教的本意,我怕王教已衰败得很厉害了。

陛下如今应该承继魏国的兴盛,肩负起太、高二祖开创的基业。

现在,天下人都向往着美好的政治局面,只要能够崇尚德治,布施仁化,体恤黎民,那百姓可就幸福了。

此外,当臣子的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是非混淆,互相包庇,乃是国家的大患。

如果大臣们彼此不和睦,就会产生对立的派别;如果有对立的派别,对文武官员的好坏评价就会失去标准和根据;如果评价好坏没有根本标准和客观根据,就会良莠不分,真假难辨。

对这种现象,陛下不能不深加防备,及时采取措施,以断绝后患。

陈群为司空期间,能任贤用能。陈群重视妻弟荀顗,以之为奇异;又辟北地人傅嘏为掾。

230年,大将军曹真上表欲起兵数道伐蜀,从斜谷而入。

陈群认为,当年曹操到阳平攻张鲁,已经多收豆麦以增添军粮,然而张鲁未下而军粮犹乏。

如今,既无别因,而且斜谷阻险,难以进退,转运粮草必会受到钞截,但若要留兵守重地,则劳损战士,这些都是不可不熟虑的事。

曹叡便依从陈群所议。

不久,曹真复上表要从子午道出军。

陈群又述说其中不便,并言军事用度之计。

于是,曹叡以陈群之议下诏曹真。

当时,正霖雨积日,陈群又以为应宜诏曹真还师,曹叡从之。

诸葛亮攻打祁山,不克引退。大将张郃深追其军,为流矢所中,死于木门。

曹叡非常痛惜张郃的死,临朝而叹道:“蜀地还没有平定张郃却死了,该怎么办呢!”

陈群说:“张郃的确是良将,是国家的依靠。”

卫尉辛毗则以为张郃虽然可惜,但毕竟已死,不应示弱。

于是向陈群说:“陈公,这是甚么话呢!如今国内所缺乏的,又岂会是张郃呢?”

陈群便道:“确实如同辛毗说的那样。”

曹叡笑说:“陈公可称得上善变啊。”

朝廷营治宫室,百姓因而尽失农务时利。

陈群上疏奏说:大禹继承了唐、虞的盛世,却仍然不看重修建宫室,厌恶豪华的衣服,何况当今自灵帝死后,天下大乱,老百姓所剩不多,比起汉文帝、汉景帝时,现在户口超不过那时的一个大郡。

再加上边境战事频繁,将士劳苦,如果再遇到旱涝灾害,国家的忧患可就深重了。

况且,吴国、蜀国尚未消失,国家还很不安定,应该乘他们还没有兴师进攻,加紧训练军队,鼓励农耕,做好准备,严阵以待。

现在,陛下舍弃这些当务之急,反而先建宫室,臣下恐怕老百姓会日渐困乏,将来拿什么来抵抗敌兵呢?

当初刘备从成都来到白水,驿站内建造了许多接待来往过客的房舍,征用耗费了不少劳役,太祖就认为他在劳民。

如今,中原地区像这样耗费劳力,正是吴国和蜀国所希望的,这可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希望陛下能好好考虑这件事。

曹叡答道:“灭吴、与建宫室,也可以一起进行,一起完成。灭吴、蜀后,罢兵守城,怎么可以再征用劳役呢?你是司空,和当年建未央宫的萧何一样,自然有建造宫室的职责呀。”

陈群又说:从前汉高祖刘邦只和项羽争夺天下,项羽灭亡后,宫室都被大火烧毁了,因此萧何才修建了武库和谷仓,这些都是急切需要的设施,可汉高祖看到这些建筑造得很壮丽,仍然气冲冲地责备萧何不该把它们造得过分豪华。

如今吴、蜀尚未平定,实在不应该大兴土木。

人想要做件事或者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没有找不到借口和辩解之词的。

何况您是天子,没有谁敢违抗您的旨意。

如果以前您打算拆毁武库,就可以说不能不拆毁它;如果以后您打算再修复它,又可以说不能不修复它。

如果您一定要做的事,固然陛下打算不会屈从于臣下的言辞,但是如果您能断然回心转意,也并非是臣下的力量所能达到的。

当初汉明帝想修筑德阳殿,钟离意极力劝阻,汉明帝就听从了他的意见,可后来还是动工修建了,宫殿建成后,汉明帝对大臣们说了这样一句话:‘要是钟离尚书还在,这座德阳殿也盖不成了。’

所以说,当帝王的怎么会惧怕一个臣子,其实都是为了老百姓啊。

现在臣下不能让陛下留意倾听我的意见,比起钟离意来,我可差得太远了!

曹叡于是有所减省。

杜袭,河南省襄城县人,三国时期魏国重臣,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济阴太守杜根的孙子。

避乱荆州杜袭的曾祖父杜安、祖父杜根很有名气。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杜袭避乱到荆州,刘表按宾客的礼节接待他。

同郡人繁钦多次向刘表显示自己的奇才,杜袭告诉他说:我之所以和您一起来这裹,只是想像龙一样屈身伏在幽深的湖泽中,等待时机像凤一样展翅飞翔。

难道说刘州牧会是个拨乱反正的主子,而规劝长者您依附于他吗?

您如果连续不停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就不是我的朋友了。

我就要和您断绝交情了!

繁钦情绪激昂地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教诲。”

杜袭于是南下到长沙。

曹操迎接汉献帝刘协,建都许昌。杜袭逃回故乡,曹操任命他为西鄂县长。

西鄂县靠近南部边境,匪贼活动猖獗。

当时的县官都聚合百姓守卫城郭,无法从事农业生产。田地荒芜,百姓贫困,仓库空虚。

杜袭自己知道应对百姓施行恩惠,于是遣送老弱百姓各自分散到家乡从事田间劳动,留下强壮的男子防守县城,官吏百姓都很高兴。

201年,荆州牧刘表派步骑一万人攻西鄂,杜袭于是召集所有担负守城的官吏百姓共五十多人,和他们订立誓约。

其中有亲戚在外想自己去救护的人,听任他们的意愿遣放出城;他们都磕头表示拼死效力。

杜袭于是亲自拿着弓箭和石块,带领他们合力拼杀。官吏百姓十分感动,都愿为他献出生命。

临阵杀刘表军数百人,而杜袭的部属也死了三十多人,其余的十八人都负了伤,贼寇才得以攻入城内。

杜袭带领负了伤的官吏百姓突围出城,他们几乎全都战死,但却没有一个叛变的。

杜袭于是聚集逃散的百姓,转移到摩陂扎营,官吏百姓都敬慕他,跟着他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

王粲记忆力强,见闻广博,所以曹操出外游览观赏,王粲多次同车随行,至于受到的尊敬却不如和洽、杜袭。

杜袭曾经单独被曹操召见,一直到半夜。

王粲生性急躁好胜,从座位上站起来说:“不知曹公对杜袭说了些什么?”

和洽笑着回答说:“天下的事难道能全都知道吗?您白天侍奉曹公就可以了,为这郁郁不乐,您想一个人都兼有吗?”

215年,杜袭随同曹操征伐盘据汉中的张鲁。

次年曹操回邺城,任命杜袭为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

期间,成功劝导八万多名汉中地区的人移居洛阳、邺城地区。征西将军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将士们十分惊恐,杜袭与郭淮和张郃商讨如何安定军心,于是决定以张郃替代夏侯渊的位置,成功安定军心。

曹操撤出汉中时,要选定留府长史,镇守长安。

负责这事的人所选取的多不适当,曹操下令说:“放着千里马不去乘坐,何必急急忙忙地向别处寻求呢?”

于是,任命杜袭为留府长史,驻守关中。

巧劝曹操当时,关中将领许攸拥有军队,不肯归附曹操,而且对曹操有轻慢的言辞。

曹操大怒,首先打算讨伐他。大臣们有很多人劝谏他:“可以招抚许攸,共同讨伐强敌。”

曹操把刀横放在膝上,阴沉着脸不肯听从。

杜袭进去想劝谏,曹操截住他的话对他说:“我的主意已定,卿不要再说了。”

杜袭说:“如果殿下的主意是对的,臣将要帮助殿下完成这事;如果殿下的主意不对,即使决定了也应该改变。殿下截住臣的话,要我不要再说了,为什么不等臣下把话阐述完呢?”

曹操说:“许攸轻慢我,怎么可以搁置不管呢?”

杜袭说:“殿下认为许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说:“一个平常的人。”

杜袭说:“只有贤人才能了解贤人,只有圣人才能了解圣人,平常的人怎么能够了解不寻常的人呢?如今豺狼当道却首先去攻击狐狸,人们将会说殿下是避强攻弱,进攻不算勇敢,后退不算仁爱。臣听说千钧力的弓弩不会对小小的鼷鼠发动机关,万石重的大钟不会被细弱的草茎撞出音响,现在一个小小的许攸,怎么值得殿下烦劳自己的神明威武呢?”

曹操说:“好。”

于是,优厚地安抚许攸,许攸便马上归顺了曹操。

郭嘉,字奉孝,河南禹州人。中国东汉末年曹操的重要谋士。郭嘉少时即有大志,长期闭门读书,好结交英杰之士。

壮年拜官司徒府。后经荀彧推荐,任曹军祭酒。官渡之战前,向曹操提出平定北方地区的战略,坚定了曹操必胜的决心。

官渡战胜后,诸将惧怕刘表偷袭,郭嘉断定其只能空谈,不足为虑。

为曹操北击乌桓划策,大获全胜。同年郭嘉病死于河北易县,享年三十八岁。

曹操对郭嘉的去世,非常痛惜,称赞其在政治、军事方面的见识都超过同辈,是自己的“奇佐”。

郭嘉出生在颍川,少年时就有远大的志向。

汉末天下将要发生动乱,郭嘉从二十岁起,就隐姓埋名,秘密地结交英雄豪杰,不与世俗之人交往,所以当时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情况,只有了解他的人才认为他有奇才。

起初,郭嘉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公,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每计谋都能实现。

而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

所以,计谋多端而缺乏要领,好出计谋却不能决断,要是遇上大难,就身危了。

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