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寻思自己是该庆幸还是失落,老妈突然开口说正事儿了:
“哦,对了,冯轱辘家今天来了两波人,都是来找她小儿子的。”
“他小儿子回来了?”
“没有,他哪敢回?他们是猜测他可能回来——这不老娘快死了嘛!”
冯轱辘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
大儿子头喜是个挺老实的人,早早就结婚生子了,那个脑瘫的孩子安心,就是大儿子的第一胎。大儿子两口子在酒厂上班,虽然跟酒糟打了十几年的交道,但是他们人不迷糊,凡事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小日子虽然拮据,倒也过得去,跟父母和弟弟在那个小院子住了两年,攒钱买了房,搬出去住了,搬出去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孩子。
二儿子双喜是冯轱辘老两口的心头肉,至今未婚。双喜长得一表人才,个头得有一米八往上,用刘大爷的话说,这小子跟《上海滩》里的那个许文强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双喜的性子和哥哥头喜完全相反,他喜欢交朋友,能说会道。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混社会,经常跟一些狐朋狗友搅和在一起,冯轱辘老两口说了他不知多少次,让他像哥哥嫂子那样去酒厂找个工作,成家立业。
二喜明显看不上哥嫂那份连正式工都不算的工作,他更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日子。二喜有个特点,特别容易招大姑娘小媳妇儿。你可以说这是个优点,因为好找对象,你也可以说这是个缺点,容易招是非。对于二喜来说,他这个特点主要负责发挥缺点的作用,给他惹了不少麻烦。因为搞对象人家女孩子找到家里闹事是常有的,有时候因为搞对象人家女孩子老公找到家里砸门,也是不稀奇的。
我最后一次见二喜应该是十年前,那时候我应该还在上初中,他给了我10块钱让我帮她给一女的打电话,说中午11点在长途汽车站见面。
当天晚上来了一群黑社会跟冯轱辘老两口打听二喜的下落,冯轱辘知道的比他们还少,后来改为冯轱辘问他们二喜去哪了,他们觉得没劲就走了,临了冯轱辘一家也不知道到底发生啥了。
第二天又来了两个警察,问了几个问题,老两口说不上来,警察临走说,二喜要是回来你们一定要让他去自首,冯轱辘一家子才知道他肯定是在外面闯了祸。
后来听邻居说,二喜那段时间跟一个老板做偏门生意,突然黑吃黑把老板的钱卷走了,顺道还卷走了老板的女人。
冯轱辘夫妇之前是有低保的,那件事以后他们的低保被停了。
大儿子和儿媳也被酒厂辞退了,头喜只好蹬三轮维持生活,儿媳妇摆摊卖菜补贴家用。
儿媳妇经常在公婆跟前叨叨,说二喜拖累了他们,这个害人精还不如死掉算了。冯轱辘刘大爷一开始自觉理亏,只好不吱声。儿媳但凡遇到点啥不顺心的事儿,就把这事儿搬出来审判老两口,冯轱辘跟儿媳从那时候开始吵架,一直吵到他们两口子从这个破院子搬走,再吵到儿媳妇怀孕,等那个脑瘫孩子安心出生后,儿媳妇再也不找婆婆吵架了。自从安心跟冯轱辘刘大爷一起生活,大儿子两口子一年只来一次,大年初一过来看看孩子就匆匆离开,很多人说他们是怕冯轱辘让他们把孩子接走。
在大儿子和二儿子中间,冯轱辘还有个闺女叫凤英,现在也已经成家立业了。由于是个女娃,又排在中间,基本上不被老两口待见。
我妈说凤英小时候隔三差五挨打,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年三十的晚上,凤英跟小伙伴在街上捡炮仗回来,进门不小心一脚踩在一篦子的饺子上,那是冯轱辘刚包好准备下锅的,由于桌子上东西摆满了,只好搁地上了。
刘大爷顿时又气又恼,用他那间颇有年代感的外套抽这个6、7岁的孩子,那个外套上的铜扣子又大又坚硬,把孩子额头划开一道口子,热乎乎的鲜血覆盖了半边小脸。。。。。。
据说凤英小时候学习特别好,可是因为家里太穷,读完五年级老两口就不让读了,早早打发她去赚钱养家。凤英16岁就找了对象,一年后跟对象结了婚搬走了,算是离开了这个家。
凤英来看老两口的频率也不高,基本上是吃晚饭就吵架,有时候不用等吃完饭,在饭桌上就开始吵起来。凤英有第一个孩子的时候,那时候工作忙,希望冯轱辘能帮带带孩子,冯轱辘说自己岁数大了带不了孩子,可是当他把大哥那个脑瘫儿子接回来直接养着的时候,凤英开始感觉自己被区别对待了。
冯轱辘解释说我不养这个孩子他就没活路你知道吗?
凤英说,我小时候要是他这样你肯定把我扔河边了吧?
每当这时刘大爷只顾坐在门口,拄着他那个包了浆的老拐杖不停地咳嗽,安心坐在院子里的竹床上,流着哈喇子歪脑袋看着爷爷傻笑。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