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珍满心以为自己对女儿的陪伴和教育已经做到尽职尽责,亲子关系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殊不知对子女的教育之路本就是一路荆棘,父母和子女本就是在磕磕绊绊中学习和成长,互相成就,直到人生的尽头。
“你女儿打了我女一巴掌。”
那天晚上,女儿小琬放学还没回来,阿珍却收到了她同班同学何妈妈的语音电话。一开始,阿珍还以为是像往常一样,咨询作业或者是孩子遗忘了什么东西之类的事情,谁知劈头盖脸就是这么一句话:“你女儿今天打了我女一巴掌。”阿珍一下子有点懵,因为这实在不符合女儿的性格,女儿平时斯文乖巧,而且全班也是她最瘦小,就算是欺负别人也轮不到她呀!
阿珍最害怕的,是自己的哪个教育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孩子的性格走向极端而不自知。回想起这段时间孩子正处于叛逆期,阿珍和她爸爸对她的管教也严厉了些,会不会她因此把压力发泄在了同学身上?
但是阿珍很快冷静下来,事情还没弄清楚之前,不能妄下结论。阿珍听了何妈妈讲述事情经过后,先是咨询了她有没有现场目击者,然后答应她,等孩子回来,阿珍弄清楚情况后一定给她一个交待。
孩子估摸着还有十多分钟才回来。阿珍先是给目击者梁同学打了个电话,了解事情经过。梁同学说:“今天中午,阿珍和何同学在午休室的过道上聊天,挡了小琬的路。小琬让我们让路,我们就让了。可是小琬过去以后,不知怎的突然又回过身来,‘啪’地往何同学的脸上打了一巴掌。何同学就问她:‘你干嘛?打人不打脸你不知道吗?’”
阿珍问她:“她们吵起来了吗?宿舍管理员过来了吗?”
梁同学说:“没有,她们没有吵架,宿舍管理员也没有过来。”
阿珍再问:“小琬打了人之后呢?”
梁同学说:“小琬没有说话,只是躲到被子里偷笑。”
阿珍心里顿时明白了八九,也松了口气,只要孩子主观上不存在恶意倾向,那就好办。但是这件事,是应该跟孩子好好谈谈。
刚挂断梁同学的电话,女儿小琬就背着书包回来了。阿珍等她在房间里放好书包后,和颜悦色地在她面前坐下,问她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
女儿一脸茫然:“没有啊!跟往常一样。”
阿珍提示她:“比如,你有没有打过别人?”
女儿如梦初醒似的“哦”了一声:“打过,我同桌,那是因为他嘲笑你和爸爸,所以我拍了他肩膀一下。”
阿珍问:“你们吵起来了吗?”
她说:“没有啊!”
阿珍又问:“还打了谁?”
她说:“还有朱同学,他乱扔我东西,我也是拍了他手臂。”
阿珍进一进启发她:“还有吗?比如在午托室。”
她想了想:“哦,有,我打了何同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