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八凌晨,守军打开城门投降,大顺军兵不血刃进入太原城。爱钱如命的朱求桂成了俘虏,万贯家财全都进了李自成的国库。蔡懋德则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这担惊受怕、五内俱焚的煎熬心情。

太原陷落的消息传来,崇祯明白,自己的身家性命和社稷江山,可能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了。此时他要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了:

第一,他要下“罪己诏”。

崇祯是个迷之自信的人,要他承认错误简直难如登天。他在位十七年,尽管弄得内外交困、国事日非,但却只在崇祯八年(1635年)因为“流寇”烧了凤阳祖陵而下过一次“罪己诏”。现在大难临头了,他又想起这一招来了。

二月十三日,崇祯下了平生第二次“罪己诏”。在这份“罪己诏”中,崇祯把明末饿殍遍野、兵荒马乱、贪腐横行、民不聊生的责任一股脑全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又拍了胸脯,发誓要改过自新,许诺凡是草民百姓能兴义兵、复失地的,全都给予世袭罔替的爵位,能杀了李自成张献忠投奔朝廷的,可得封侯之赏。

然而,加征三饷不提,朱家人吸尽民脂民膏也不提,摆明了就是没有诚意。没有诚意的“罪己诏”,连自己都感动不了,还能感动别人么?

第二,搞“捐资助饷”。

二月十五日,崇祯下旨,因国库空虚,要求京城中的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捐钱给朝廷充作军饷。

为了树个榜样,崇祯首先要求自己的老丈人——周皇后的老爸周奎捐出十二万两银子。周奎在京城中也是有名的土豪,十二万两本不在话下,但这位老哥爱财如命,岂肯让周家的银子变成朱家的银子?于是各种哭穷晒惨,咬死了最多只能拿得出一万两银子。周皇后怕老公生气降罪,偷偷从自己的私房钱里拿出五千两送给老爸,让他好歹再添点儿。结果周奎干脆扣下两千两,拿着剩下的三千两去“捐”给了皇帝女婿。

皇帝老丈人都这德性了,下边人谁还愿意拿钱?文武百官纷纷你五十,我一百的做做样子,糊弄了事。结果“捐”了一圈,一共才凑了二十万两,把崇祯气得半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定大计”。

二月二十七日,崇祯举行廷议,召集群臣讨论眼下局势的应对措施。会上,李明睿再次明确提出要立刻南迁南京。崇祯其实非常赞同李明睿的意见,但又怕自己说出来丢了面子,于是暗示内阁首辅陈演“此事要先生担一担”。但陈演老奸巨猾,深知自己一旦出头支持南迁,将来追究起“弃京”之罪,背锅侠必然是他。于是老陈各种装聋作哑,就是不说话。其他大臣经历了崇祯朝的各种奇葩操作,也早就都变成了人精,不是一言不发,就是大起高调,说什么“祖宗陵寝不可轻弃”,“宁死社稷,不可弃京”。

崇祯眼看指望这帮人精支持南迁是没戏了,于是又提出调各地兵马前来“勤王”。调其他地方的兵还好说,但要调宁远总兵吴三桂的兵马,问题就来了——当时明朝在山海关外就只有宁远一座城池了,如果调吴三桂的人马前来“勤王”,那就只能放弃宁远。这一来又引出了“弃地”的问题。崇祯还是想借群臣之口来支持这个决定,结果大家依然是老办法——不发声或者起高调,总之就是绝不担责。崇祯被弄得没法子,只好草草宣布廷议结束,“定大计”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廷议结束后,陈演深知眼下这个局面,自己就算这次摸鱼混过去了,但最后事态恶化到不可收拾,作为首辅,自己还是躲不过去。反正这些年也捞够了,还不如早点跑路离开京城,回老家去享受财富自由去。于是乎,二月二十九日,老陈一封辞呈递上去,以自己年老多病,不能履职为由,请求辞去首辅职,并回老家养病。

崇祯这个气啊!老陈你当首辅还不到一年,据说搂的银子就堆成了山。你贪就贪,朕也没说你什么,但是关键时刻朕想让你帮朕出头,你却往后躲,现在更直接撂挑子走人,回家享福,把这烂摊子扔给朕。你不是想跑路吗?朕就偏不让你跑。

于是崇祯一道旨意下来,批准陈演辞职,但要他“留京调养”。老陈回家享受财富自由的美梦破灭了,只好呆在京城家里眼睁睁看着局势不断恶化下去。

二月二十二日,宁武关失守,山西总兵周遇吉力战而亡,全城被屠;三月初一,大同不战而降,代王朱传?被俘,大同巡抚卫景瑷自杀;三月初六,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开城投降,宣府巡抚朱之冯自杀……大顺军距离北京越来越近了。

眼看大明王朝这座“大厦”即将倒塌,崇祯再也顾不得议论了。三月初六,他正式下旨,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他放弃宁远,率全部军队入关“勤王”。

三月初八,吴三桂在宁远接到了崇祯的圣旨,马上开始行动起来。三天之后,他就带着宁远的全部兵马及七八万随军家属和百姓,扶老携幼、拖家带口地离开了宁远城,向着山海关进发。

此时的吴三桂手下总计大约有四万兵马,但大部分都是三年前松锦大战之后重新募集的,战斗力有限。这四万人中,只有直属于吴三桂的大约三千名家丁铁骑战斗力比较强悍,崇祯眼巴巴盼望着的,也正是这三千铁骑。宁远距离北京大约四百公里,如果这三千骑兵能够先行急奔入关,完全可以在四到五天内走完这段路,赶在大顺军之前进入北京。

但吴三桂有自己的考虑。

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封平西伯,全部的资本就是这三千家丁。现在大顺军号称百万,所向披靡,自己这三千人砸下去,大概率也是全军覆没的结果。如果这三千人没了,自己的老本也就输光了。这以后无论是大明继续存在,还是大顺改朝换代,抑或关外的大清入主中原,自己都将变得毫无价值。

从这一点考虑,吴三桂以“需得精兵护卫百姓”为由,让三千家丁始终跟随大部队一起行动。而大部队因为混杂着太多的老弱妇孺,行动速度又比较慢。宁远到山海关不过一百公里,吴三桂的队伍却一直拖拖拉拉走了六天,直到三月十六日才算进了山海关。

而这一天,李自成的大军已经过了居庸关,攻克了昌平县。

第二天,崇祯正在上早朝,突然听说了昌平已经陷落的消息,顿时吓得面无人色,匆匆散会下殿去了。文武百官们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了这个消息,也是一片人心惶惶。有的赶紧跑上街买米买柴,以防北京被长期围困,有的则赶紧跑回家收拾细软,准备出城跑路。

然而,他们行动得太晚了。

就在这天早上,大顺军的前锋部队已经抵达北京城下,北京所有城门紧闭,想跑也没法跑了。而城内的商铺唯恐被乱兵抢劫,也都早早关了门,根本没地方去买东西了。

此时的北京城,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多少防卫力量。城外驻扎的京师三大营本来就欠饷很久了,士气低落,军无战心,一看到大顺军来了,马上全部投降。而城内守军则只有七八千人,大多是临时拉来凑数的壮丁,既没有战斗经验,也缺乏专业训练。更重要的是,他们平常生活贫困,现在被拉来守城,朝廷连饭也不管饱,因此他们根本不想再为老朱家卖命了。只要长官看不到,他们就往城墙上一躺,长官来了,拿鞭子抽才能勉强起来几个人,长官一走,马上又躺平了。

三月十八日,崇祯又下了第三次“罪己诏”,这次,他总算承诺,把加征的三饷全部废除,又发誓要痛改前非,善待百姓,并且宣布豁免除了李自成张献忠外所有“反贼”的罪过。然而,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就在这一天,李自成的御营进驻巩华城,开始部署对北京的总攻了。

总攻开始前,为了给崇祯最后一次机会,他派出投降过来的太监杜勋入城议和,要求崇祯逊位并开城投降,大顺朝可以保全他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也许是在“跪着生”和“站着死”的选择之间举棋不定,也许是为了继续拖延时间等待勤王兵马到来。总之,对于杜勋带来的议和条件,崇祯不置可否,只是含含糊糊地让亲信太监们同杜勋继续谈。

但李自成是等不及了。三月十八日夜间,大顺军首先对北京外城发起攻击,守军迅速崩溃,外城陷落。

消息传入宫中,崇祯明白,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了。

极度崩溃之下,他下令周皇后等后妃全部自尽,然后自己拿着剑去砍伤了自己的大女儿长平公主,又砍杀了自己的小女儿昭仁公主。老婆女儿都杀了,儿子们却舍不得杀。他把太子及定王、永王叫来,让他们换上平民衣服,想办法混出城去,去南京以图复国。

其实,早在二月份的时候就有大臣提出过让太子去南京监国的建议,却惹得崇祯勃然大怒。如今到了这份儿上了,才想起来要走这条路,真是不碰南墙不回头。

深夜时分,紫禁城里已是一片鸡飞狗跳,混乱不堪的景象。尽管按照崇祯的要求,三大殿已经堆上了木柴,但却没有一个人敢去点火;宫女太监们纷纷逃出宫去,有的投入金水河自尽,有的逃入民间。而已经得到大顺军即将入城消息的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们,有的阖家自尽,为国殉节,大部分却都稳坐家中,等待新主子的到来。

崇祯在夜色里从紫禁城玄武门出宫,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了煤山。他想在最后的时刻再在这个北京城的制高点上看一看曾经属于自己的京城,看看自己下达的焚烧宫殿的命令得到执行没有。然而,他失望了,三大殿始终没有燃烧起来,而炮声和喊杀声却在不断逼近。

三月十九日凌晨,崇祯皇帝朱由检孤独地在煤山的一棵歪脖树上自缢而亡。国祚二百七十六年的朱明王朝,至此走完了它的最后一天……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