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诗小姐真不愧是巾国英豪,不让须眉啊,小生佩服。美丽的诗诗小姐能否有幸和你一起赏菊?”

“看你孤孤单单的,怪可怜的,谁叫本小姐心软呢,走吧。”

看着他二人斗嘴,大家在一旁乐呵呵的。一个是华清校花兼才女,一个是京大有名的大才子,老板。无一不是学校的风云人物,能看到他二人的斗嘴可不容易。

众人一路有说有笑,来到了一座花塔前。王诗诗指着道:“这个花塔叫九花塔,也叫吉祥塔和长寿塔。是由9个珍贵品种菊花,共999盆菊花搭建9层而成。搭建“九花塔”是老BJ欢度重阳最具特色的传统习俗,起源于清乾隆年间。《燕京岁时记》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因为是四面堆积菊花,层叠而上,底层面积大,往上逐渐缩小,整体呈梯形状,如同宝塔,所以才有了形象的‘九花塔’之谓。”

“不愧是华清的大才女,强闻博记,佩服佩服。长知识了。”彭诚还真不知道这九花塔的来历。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以来就有赏菊的习俗。在老BJ,称呼菊花为“九花”。古时花期一到总能听到街上的叫卖声,每家每户也都会买上几盆,养着、供着、赏着,还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欣赏,并作诗咏菊。

菊花在我国有六千多年栽培史,燕京地区的忆菊、赏菊之风自辽、金、元时期开始形成,历经明、清几代漫长的发展过程,燕京逐步成为全国的艺菊栽植中心之一。

辽国的第八位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就是《天龙八部》中潇峰的结拜大哥。对汉文化极其钟爱,更是偏爱菊花。据说,他曾多次派使臣到宋朝的都城开封去寻访名菊,移植到南京也就是今天的BJ,并广泛种植。每至重阳之时,在北京城南面的丹凤门、开阳门和北面的通天门、拱辰门内各置菊花百余株。重阳之日,还邀请群臣和文人墨客到宫城内观赏菊花,赐菊花酒。宰相李俨赏菊后即兴作《菊花赋》呈给道宗。耶律洪基御览后,龙颜大悦,称其为上乘之作,并兴致勃勃地赐批了《题李俨黄菊赋》:“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随后给李俨嘉勉赏银,由此李俨得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