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少不了父母的问话,在他们眼中,就算你已经长大,就算你有多大的本事,那也只是他们的孩子,活到老,操心到老。彭诚是曾做过父亲的人,很能体会到他们的心情。因为自己也曾给像他们这样关心自己的孩子。父母在,家就在。能有父母在身边唠叨那也是一种幸福。

一家人围着饭桌开开心心地吃了小年饭。

第二天天刚放亮,彭诚就起床了。穿上运动服,开始了一天的晨跑,他深知身体的重要性,每天坚持晨跑。

此时的村庄很安静,彭诚的脚步声在安静的村子里很清晰地传开。他家住在村子中间,出村要穿过村子。村中的道路七弯入拐的,好在不是太长,他很快就出了村。出村就是公路,他沿着公路跑,路面铺了柏油,路边上不是苦梀树就是高大油桐树,是修公路的时候栽下的,几十年了,长的很高大。当时的人考虑的是充分利用土地,就连公路也利用上了,每到秋收的时候,养路班的人就会开着拖拉机进行打桐子。因为在90年之前,公路上的车很少。到2000年之后全砍掉了,不砍不行,路上的车多了,树上的桐籽说不定什么时候掉下来砸到车子。让彭诚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每到五月份,桐油树花开,地上铺了一层的桐油花,很美。

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人,路两侧没有人家。一直跑到水文站对面。对面就是黑坛村,也就是田恬家所所在的村子,只是如今她一家人都搬进城和哥哥住在一起。

回到村子时,已是炊烟袅袅,狗叫,鸡鸣,牛哞,大人叫唤小孩子声,组成了一副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生活画卷。

吃完早饭,彭诚就开车进了城。几个月没有见到心上人了,实在是想的很。小别胜新婚,更何况还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驱车径直来到大舅子家,原本他家住在火车站下面的单位职工房,去年的时候,在连城遂洞打通的时候,他就出钱在洞口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幢三层的楼房,一楼是三间门店,二楼三楼是四室两厅的套房,每一套有150平方米,彭诚可是按照后世的式样建的,户型十分的科学。这可算是古阳目前最好的房子了。二层是大舅子住,三楼是田恬住,当然出嫁之后就归大舅子了。门外十五米处就是广场。

此时,学校已经放假了。除了大舅子,都在家。对于彭诚的到来,田恬喜出望外。

“工作怎么样?”彭诚接过田恬递过来的热水问。

“还行。”

“田恬教书挺好的,学生们很喜欢听。”一旁的嫂子笑道,她也是一小的老师。姑嫂二人如今是同事。

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行的。今年夏天我要到一小拍一个MV,就你的班吧,歌名叫《写中国字,做中国人》。待歌录好后我会寄给你,你教孩子们。”

初中时的班主任就住在去往双溪乡的小桥边,对于彭诚和田恬的到来很高兴,彭诚可是她一生中最骄傲的学生,全省状元,古阳县第一个北大生,就连田恬也不错,也上了省第一师范。

出了老师家,又看了看正在修建的吉利大夏。已建到了第五层,其中地下两层,是停车场。对于彭诚一定要修地下停车场,好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又没有多少车,修停车场纯粹是浪费。他们当然不会知道二十年后,小车已进入百姓人家,那个时候停车场的作用就能派上用场。靠路一边还停了好大的空间,足足有300多个平方。

工地上已经放假停工了,只有几个看守人员。见彭诚的到来,纷纷上前说话。都附近村子的,不是亲戚就同学之类的,基本上是沾亲带故。华夏是个人情国家,用自己的亲友无可厚非。

之后,还到田金龙那里打了个转。陈旭春已经回京陪家人了。田金龙是本地人,家就住在政府大院里的宿舍楼。田金龙作为一把手肯定是要拜访的,毕竟好多事还得靠他关照。

期间,公安局长向功宝来了。

“田书记,我来给您汇报工作来了。”一进门,向功宝就道。

“你这家伙,这大过年的回什么工作。”田金龙笑骂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