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山不解:“找我什么事?我现在正忙着准备食材,万一待会儿他们饿了却没东西吃,可别怪到我头上。”

李卫民挥手示意无妨:“不急于一时,领导正在车间里面等候呢。”

“刚才车间里的四辊卷板机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商部长想见见发明者。”

李怀山颇感好笑:“见我?都是当领导的,你们随便替我美言几句不就行了。”

尽管如此,李怀山还是决定过去一趟,毕竟那几位领导地位不低,趁此机会混个脸熟并非坏事。然而,商部长等人原本以为能发明这种机械的必定是经验丰富的老技师,未曾料到竟是如此年轻英俊的小伙子,这让工业部众人无不惊讶。

商部长赞许道:“少年英才,果真是少年英才!未曾想能发明出四辊卷板机这般先进器械的,竟是如此年轻的同志。刚刚的试验极为成功,不知你是如何想到设计这款卷板机的?”

李怀山坦诚回应:“为了制作管道,手工生产的速度太慢,原本想利用旧式的卷板机,但发现效率低下,且需预先弯曲,耗时太久,因此我就琢磨着改进卷板机,经过不断摸索和改良,最终完成了第一台新型卷板机。”

李怀山娓娓道来,虽非惊心动魄的故事,却让在场之人听得津津有味。商部长在惊讶之余,忽然击掌赞同:“对对对,发明创新的目的本就在于提升生活生产的便捷性,李怀山同志的发明灵感,恰好体现了这一点。”

旁侧,黄副部长已然认出了李怀山,尽管此前未曾谋面,但他记得李卫民曾提到有个年轻人为家中安装了暖炉,且模样颇为帅气。此刻见到李卫民带来李怀山,他立刻联想到此事,遂微笑着对商部长说:“这管道,商部长您也曾见过。”

“小同志,如我所料不差,之前我家安装的那个暖炉,应该也是你的杰作吧?”商部长闻听此言,顿感惊讶,原来那个精致巧妙的暖炉也是眼前这位小伙子发明的,对他愈发刮目相看。

李怀山谦逊回应:“不过是雕虫小技,谈不上什么发明。”

商部长却表示:“只要是实用的发明,就不能轻视,它们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尽管该装置使用材料较多且耗煤量较大,不适合普通家庭普及,但在诸如办公场所等大型公共区域,推广使用效果极佳,尤其等到天气转寒时,需求定会增加。”

身为领导,商部长的话题始终围绕着民生,对此李怀山只是微笑以对,并未过多置喙,毕竟这不是他该操心的事宜。这时,李卫民插话说:“暂且不说这个,李怀山同志不仅在机械领域造诣深厚,烹饪技艺同样令人叹服。”

“先前怀山结婚时,亲自下厨设宴款待大家,我有幸品尝过他的手艺,至今仍记忆犹新。今天中午,就请李怀山为大家做几道菜,让大家也领略一下他的厨艺。”

既能胜任工作又能做得一手好菜?尤其是李怀山的厨艺,竟能得到李卫民这般推崇,周围的人愈发对他充满期待……

…………

招待所内的小厨房内,李怀山已经开始挥铲炒菜,锅铲与菜肴交织起舞,使得刘岚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不由得惊叹:“你竟然真的会做饭,而且动作如此熟练流畅,似乎比傻柱还略胜一筹。”

“看来李主任请你来做饭真是找对人了。”

李怀山边将炒好的菜装盘,边随口答道:“这有什么,闲暇之时多学点东西罢了。你以为李主任是随便推荐人的吗?”

“好了,开始上菜,记住,这些川菜放在商部长那一桌,鲁菜放到黄副部长那一桌,别弄错了。”

作为食堂的老员工,刘岚自然对这些流程驾轻就熟,她点点头,捧着刚烹制好的菜肴走出厨房。

轧钢厂招待所的包厢内,众人已入座等候,桌上已摆放了几碟小凉菜。待刘岚开始上热菜时,在座交谈的众人纷纷暂停话题,目光转向端上桌的佳肴。

他们并非在乎午餐的具体菜品,毕竟他们的身份地位,世间美食大多已有所体验。他们之所以关注,是因为这顿午饭出自那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李怀山之手,都想见识一下他的厨艺究竟如何。

当川菜首先呈上桌时,商部长颇感意外,不禁夸赞:“看上去色泽诱人,这位李怀山小同志果真是多才多艺。”

随后刘岚又陆续端来几道菜,因李怀山事先已做好充分准备,预先处理了一些食材,故而现在上菜速度极快,既有川菜,也有黄副部长喜爱的鲁菜。

商部长与黄副部长由此看出,轧钢厂这边显然是做了精心筹备。不过,随着一道道菜品接连上桌,商部长笑容满面地提醒道:“杨厂长,可别破坏了规矩。”

“菜肴过多,容易造成浪费,这可不好。”听见这话,杨厂长面色稍显尴尬,李卫民也在心中暗叫不妙,他们竟忽略了当前提倡节约的规定。即使在国宴上,也只是“四菜一汤”的标准,尽管私下里有多少人严格遵守不得而知,但在公开场合,一旦有人提出,必须按照规定行事。

正当李卫民主动起身欲出门迎接之际,

包厢门被轻轻推开,

刘岚再次携菜肴步入,

然而,屋内众人目睹新上的菜品,均略感意外。

并非菜品有何异常,

关键在于,

先前四道菜品皆以精致瓷盘盛载,

此刻,呈上来的却是装在饭盒中的所谓“下饭菜”。

刘岚在放下菜品时内心难免忐忑,但她仍谨遵李怀山所授之言,坦然道:

“诸位,

规矩虽不可破,

但鉴于今日用餐人数众多,

恐常规菜品难以满足需求,

故特备了些许下饭菜以佐餐。”

闻此言,室内之人一时皆愕然,

旋即,纷纷流露出会意的笑容。

杨厂长立刻附和道:

“正是如此!

确实是需要些下饭菜调剂口味,

毕竟咱们今天聚餐人数众多,

领导,此举丝毫未违反规矩。”

何曾见过用饭盒装载、且精心摆放的“下饭菜”,其中竟包含鱼肉?

商部长对此亦深感惊奇。

适才他提及此事,

只因作为此间地位最高者,

有些场合话由他来说更为适宜,

尽管他对饮食并不挑剔,却也不能给人留下瑕疵,

故而特意提及此事。

至于轧钢厂如何回应,

他并未过多关注。

商部长行事向来正直而不失灵活,

他虽非那种固守清贫、只求咸菜白粥之人,

但也懂得享受生活,

这也是为何杨厂长会选择在其家中设宴款待的原因。

提及规矩之后,

商部长注意到轧钢厂几人脸上的微妙变化,

显然,采用饭盒装盘的想法并非预先计划,

而是出自李怀山的临时创意。

他不仅亲力亲为地烹饪佳肴,

而且还洞察到此种细节,

可见李怀山不仅身怀技艺,

更是个善解人意、随机应变的人物,

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席间众人对此心照不宣,

各自微笑示意,不再赘述此事,

脸上却洋溢着满意的神情。

在一旁观察这一切的刘岚暗自赞叹不已,

当初李怀山提出用饭盒装盘并告知她该如何解释时,

她尚不以为然,认为哪个领导不爱讲排场?

以往厂里接待级别较低的宾客时,

也常以大盘盛满鱼肉招待,无人异议。

殊不知,

职位越高,

对待此类事情越是审慎严谨。

随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众人口中无不对李怀山的厨艺赞不绝口,

商部长更是对李怀山能烹制出正宗川菜的味道赞誉有加。

杨厂长带着明确的目的而来,

见到商部长十分满意,

便适时提出了建设分厂的构想。

不同于先前削皮刀厂的小规模经营,

仅需少数人力便可启动,

四辊卷板机厂若要真正运作起来,

则需数百乃至上千名员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