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嬴政闻言,只认真听着,并不评价赵匡胤到底是怎样的人。
他这一生见过的人实在不少,对于人性的考验更是清楚无比,尤其是在经历过李斯和赵高的背叛、胡亥自灭满门以后,嬴政对人类物种的多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所以无论面对何种奇葩,嬴政自认还是很熟悉的。
所以,比起这个,他果然还是更加关心在天幕提到的众多人中,他最希望谁能成为他儿子。
这个话题乍一听很荒谬,但这确实是嬴政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倒是不是真觉得这些人能真成为他儿子,只是觉得借着这些皇帝,把自己那些儿子女儿的性格规整规整,看看有哪些相似的,看看能不能朝着那方面培养一下。
当然,这也让嬴政对昏君也格外关注,他对自己儿女乃至于孙辈的关心很少,他得看看现在哪些小兔崽子已经养成了昏君浑然天成的性格,看看能不能掰正,能掰就掰,不能掰的话,趁早滚出储君的行列。
当然,出于一定的考量,嬴政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宣之于口,若是说了,人心浮动不说,那些不孝子们估计一个个的都会装起来,观察起来更麻烦。
而对于赵匡胤这种性格的,嬴政也是接受良好的,毕竟连有个胡亥那样昏庸的儿子都知道了,赵匡胤这种最多不忠君,但却是明君的存在,嬴政也是接受良好的。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大秦能够建立起来,乃至于一统六国,可不是因为忠君爱国。
改“公”称“王”惠文王:没错,是这样的。
灭亡东周昭襄王:人还是要懂得变通。
……
[陈桥兵变是一场特殊的兵变,因为说实在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关注兵变到底是怎么个变法的,但陈桥兵变意外得到了很多关注。
而究其原因,自然是因为陈桥兵变紧接着的,便是那句黄袍加身。
是的,黄袍加身和黄袍加身的经过,以及宋朝对武将的打压,才是重点。
当然,其中过程真的很精彩,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我接着往下说,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一,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要联兵南下,宰相范质等人在不辨真假的情况下,就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
赵匡胤的动作很快,次日,也就是正月初二日,就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在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
就在这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帝,然后再出发北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