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所有的风都会从河上刮过,有些还没有到,就被廊桥拦截了。廊桥也是个特殊的存在,让那些有风的日子也不那么寒意逼人,让人有凭栏的念头。所以有些念头就这样随风而过,搁浅在廊桥里。也有一些能让村人们多见着。

柳含絮自己想到了去廊桥里读书,大概也是风催春过的缘故,至于什么方向来的风,就不得而知了。这样的后生毕竟不太像村里的行事,没有那些叠起来、按耐下、服帖着生活的本意。就是老先生,也绝不让柳含絮这样的后生自己个就能够去到廊桥里去吧。廊桥是个特定的所在。

这个所在是有因由的。

哪年的洪流将村里的实在都芟荑了去。这就有了廊桥的由来,常先生的驻在,村人的遥思了。柳含絮到廊桥里,大概不是因为廊桥的空旷,或是风光的旖旎。读书的事情,还是与光景不太相关。可就是到了廊桥里,必定还是有些因由。

风里的故事,有一阵、没一阵的。说是没有,那倒也不是,大家都听得到、摸得着,把衣物晾干了,把巷口卷净了,把河水弄皱了。村里的人都听到了,河上的人也摸到了,外面的人也感到了。今天的春风就比往年更急了些。村人们也急了些,都赶到外面去了,谁也没有心情多在这廊桥里凭栏了。这就把廊桥显得空旷了些。

这样的场合自然也有些村人看见了。看见就看见了,不是村上的事,自然不能多言语。柳含絮不但是看见了,还自己个去了廊桥。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春风。这样的飘逸。这样的所在。是不是柳含絮觉得有什么引力不成?这不是一般的风向了。

在风里的廊桥里的读书,能感到更多的飘逸。这于读书本不相关。就是乡风民俗里,也不见这些条目。这里的村是村,那里的村也是村。风这里起,那里落的,并不均衡。有些风没有像河水一样,从十里八村间蜿蜒而过,毕竟不是始终如一、首尾清晰、落落大方的客人,只是一些片段的消息。让村人们有了些飘忽不定的念头。柳含絮这样随风由起,大概与老先生的教诲无关。所以村人们就格外注意着了。

都注意着了。当然,就像风过水流一样,都散失了,不见踪迹。柳含絮也就释然了。廊桥里的事,如何能对老先生解释?不解释又该如何?这样的情形是不是会亦真亦幻,不那么像书本上记着的人物?那往事里的书生,又是怎样将残卷遗失在流水里的?有意还是无意?

风中的故事,不是流水里的故事,还有些光影。风中的故事,大概其只能听到些音色。所以在廊桥拦截的有意无意中,多了些蔚然成理的成分,不是见外。至于柳含絮自己去了廊桥,非要捕风捉影、缘风读影、看风寻影,找些不便解释的念头,自然也是后生们才能干的,不是村人们的念头。

这就显得有些飘逸不同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