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至1984年4月期间,希羽组研究所将通过秋季和春季校园招聘(简称“校招”)分别招聘科研秘书6人、非后勤岗职位8人、科研岗职位(最多)5人。
而这次希羽组的招聘范围却放宽到“不限国籍,不限肤色,18至36周岁(科研岗的年龄上限放宽到45周岁),母语或精通的语言之中至少包含中、英、日、法、德五种语言之一”。
从希羽组的外籍人员比例来看,这次校招期间,毕业于中国的中专、高中和大专院校的学生们要与潜在的外国应聘者进行竞争。
——游佳烨,1983.11.21】
“这里虽然是小酒馆,但绝对有着最正宗的法国菜,而且人均价格在法国虽不是最便宜,但绝对不算贵——肘子、血肠、酸菜,你们可以试试。”
“你经常来这里吃?”
夏雯莉点头:“今年年初的事——一开始是赫敏她们一家三口带我来这里,后来每当孔涅教授给我放了假的时候,我就会带着赫敏来这里吃——我出钱,请她吃!我本来是准备把请客地点放到更豪华的餐厅,但这里已经足够了。”
玛蒂尔达·卢西诺一时间有些诧异。
她的印象中,中国来的留学生大多都集体行动、大多都每天拿十四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学习,而且很少有余钱。
即便如此,这些中国留学生仍旧不会轻易向别人借钱。更不会借钱买很多东西。
然而,这位“夏雯莉”竟然可以请法国本地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个人财产富裕的女同学吃饭,甚至对这种事十分熟悉。
大开眼界的她不得不开始怀疑起夏雯莉的来历。
见卢西诺用奇怪的眼神看向自己,夏雯莉根据自己的猜测解释道:“我来自浦江——一个沿海的工业省份,凌微是赣省人——一个有不少自然资源的半工业化省份。至于我为什么在不勤工俭学的情况下还能有钱……资助我出来留学的单位是希羽组研究所。”
听到这里,上课出身的卢西诺毫不掩饰地表示了自己的惊讶:“希羽组研究所?是那个和拉马努金齐名的红色数学家夏希羽创立的吗?我听我老师说起过。”
“对,我虽然没有国家的补贴,但与另一位同样由我们研究所派到巴黎的另一所大学里留学的老师那样,我们研究所的补贴比凌微学姐这种国家公派的留学生要多得多。而且明年好像还要随着国内物价的上涨而上涨。”
听到这里,凌微和卢西诺都懵了,她们看着夏雯莉与赫敏若无其事地大快朵颐,一时间没有缓过神。
期间,她们经历了十五次开关灯——在这段时间里有十五个人在这家餐厅里过生日。
当了解到这是这家店的习惯之后,凌微才跟着其余三人一起吃饭。
……
晚餐结束后,赫敏的父母——雅克·让·安德烈和伊莎贝拉·安德烈早已在餐厅的另一张双人桌吃完晚餐后等在门口了。
“卢娜【1】、夏(雯莉),你们吃得怎么样?”
见赫敏和夏雯莉点头,夫妻二人又看向她们身旁的凌微和卢西诺。
“我就是里昂本地人,这里是我家人小时候常带我来过生日的地方。除了这里的服务生和厨师有些变化之外,与我小时候没什么差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