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十九此时已经没了愤慨神色,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兴奋,听完杨士琦的话,不由击掌赞同,高声说道。“大帅,杏城先生这法子好,满清本就是外夷入侵,咱们推翻这个满人朝廷,夺回汉人江山本就占着大义,再用上杏城先生的法子,这就更妥当了。”
滕毓藻对杨士琦和刘十九的话不置可否,只是笑着对刘十九点点头,又看向杨士骧,他还是希望杨士骧能表个态。
造反虽然是迟早的事,可滕毓藻总还是想着在这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背景下,能尽可能少引发动乱,平稳一些过渡,这才是他最希望见到的。
杨士骧目光再次在那些摩拳擦掌的将领们脸上扫了一圈,不由苦笑着对滕毓藻说道。
“大帅,你是知道的,造这个满人朝廷的反,我是绝对支持的!”
杨士骧很担心他接下来的话,会引来这些将军们的误解,所以在亮明他的观点前,先明确表示他支持造反的态度。
滕毓藻摆摆手道,“莲府不要有顾虑,虽然朝廷一再逼迫,可咱们也还没到非要马上就拼个鱼死网破的那个地步,今天咱们只是开诚布公地探讨一下应对朝廷逼迫的办法而已,你尽可畅所欲言。”
杨士骧点头,深深吸口气道,“大帅,既然如此那我就说了,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帅海涵!”
见杨士骧吞吞吐吐的样子,刘十九有些忍不住又要说话,却被吴佩孚乞求的眼神阻止住。
在吴佩孚看来,只要不反对造这个满清朝廷的反,不反对推举滕毓藻上位这两个大前提,那就一切都好商量,听听杨士骧如何说也没有什么问题。
“大帅。”
杨士骧斟酌着说道,“在我看来,朝廷这次整军和宪政,这两件事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我还是把朝廷这一次要实行宪政的事情先说一下。”
滕毓藻点头道,“对,宪政的事你先说一说,我倒是对朝廷的宪政章程很感兴趣。”
见滕毓藻不再在整军上纠结,杨士骧不由松了口气,笑着说道。
“大帅,你想必不会忘了五大臣出洋这件事吧?”
五大臣出洋,原本历史上明年年底才成行,可在如今的历史轨迹中,他们却是在光绪二十九年,也就是去年开春就出洋考察了。
经过抗击八国联军一役,朝野上下受到的触动都极大,皆深感欲强国、强兵非变法不可为,尤其是滕毓藻的《大国崛起的刊印发行,更让众多有识之士有了变法图强的依据。
在各地强学会和前锋军后援会的宣扬鼓动下,不仅民间呼吁变法的声音逐渐高涨,就是许多朝廷官员也纷纷上书建议实行宪政。
所有这些声音,都要比历史上强烈的多!
在这些建议实行宪政的官员中,尤以清廷驻外使节居多,国内的官员也很踊跃,不只有中低层官员上书建议实行宪政,高层官员呼吁实行宪政的也大有人在。
其中山东布政使尚其亨和顺天府丞李盛铎最为有名,他们在张之洞和周馥联名上书建议朝廷施行宪政后,就不断宣扬宪政的好处。
但是,对于宪政,朝廷勋贵反对者居多,对于张之洞和周馥两人,这些人不敢怎样,可对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客气了,就比如李晟泽就被特意调任驻比利时公使.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