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之间没有太多的你侬我侬,李宁安不是一个善于言辞表达感情的人,常常安静地坐着,忙碌公务时还会躲在书房里,给林寻的时间其实很少。

但妻子对此却非常理解。

李宁安觉得自己很幸福,他虽然也想在官场中成就一番事业,但护住自己的小家同样重要。

“再等一年,赵琪来会试,相公在京里就能有说话的人了。”

“只希望他明年能够高中,这样他就可以搬到京城来了,你也可以和赵家娘子多交流一下啊。”李宁安笑着说道。

李宁安在京城中待了整整两年,但他自己还没有察觉到时间的流逝,今年乡试即将举行,他参加乡试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

时间真的是一晃而过。

刚刚来到京城时,李宁安心里还有些不安,毕竟他不是这个地方的人,那段时间他感到轻飘飘的,总觉得不太踏实。

但现在,他已经成家立业,即将要迎接一个孩子的降生,也踏入了这个风云变幻的官场。

……

结束了休沐日,李宁安悠然地返回翰林院报到。

尽管他担任日讲的职务,但却并没有闲暇可言。

由于《太宗实录》是由谭彦霖亲自主持编写,要力求做到完美,所以翰林院的每个人都参与了其中。

即便是廖贺也被授予副总裁之职,廖贺眼下是五品官,掌右春坊事,算是李宁安的领导,当然,并非直属上司。

领导都要参与编《太宗实录》,李宁安他们这些东宫讲官自然不可能不参加。

李宁安原先以为去了东宫修史的事务就放下了,可哪知根本逃不脱,又被安排了《太宗实录》的任务。

李宁安将一册书看完半卷,翰林院中忽然来了圣旨。

“钦赏经筵讲官蜀锦玉鞋、器皿古玩……”

太子尊师重教,李宁安任了东宫讲官之后,便时不时收到太子小赏,而如器皿古玩这样的大赏却是极少的。

李宁安等日讲都是东宫讲官,任日讲时日还不久,所受礼赐却已经相当隆重。

这一日又入东宫,太子见李宁安来了脸上一喜,赶忙让李宁安上来坐近些授课。

见太子听得津津有味,下一次讲课时,李宁安便将自己在市面上买到的笔上呈给了太子。

这堂课结束后,李宁安带着太子赏玩起了笔。宫中供太子使用的笔自然是最好的,但他也给太子展示了民间的不同特色毛笔,柔硬程度和书写流畅度都有所区别。

写起来软硬度不同,太子一一看过之后,练字时的劲头也比以前更充足了些。

李宁安心中知道君臣之别,但他并未超越界限。除了偶尔给太子带一些来自民间的文房用品,他在上课时仍然保持一贯的态度。

听说李宁安的妻子怀孕了,太子甚至命令内侍给柳贺送上宫中精心制作的玩具,用来照顾即将出生的小孩子。

所有这些举动让李宁安深切感受到太子的真诚之情。

就这样,到了庆宁六年的下半年,李宁安接到了一道圣旨,新授职位为右春坊右中允,官位提升了半级,达到正六品。

圣旨上说,这是因为李宁安在担任讲读官期间的勤勉表现所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