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远看像是个胖墩,近看还真是个小胖墩,但也不胖得过分。

他已经接受了宫人的叮嘱,知道今天有新的先生要来,所以李宁安与他见礼后,他也非常恭敬地称呼李宁安为先生。

别看庆宁帝中年登基,但太子年纪并不大。

皇后一直没有生育,东宫时还曾暂养过如今大皇子睿王,待太子殿下出生后才将大皇子送回给他的生母祈嫔。

因此事,睿王在十五岁之前就去了封地,所以太子殿下如今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少年。

李宁安是新任的东宫讲官,他与秦义康一同为太子殿下讲解学问。

两人都以《诗经》为本经,但太子殿下现在还没有开始学习五经,所以他们先从四书开始讲起。

李宁安第一次上课,詹事府自然不能放心完全交给他处理,因此今天谭彦霖和廖贺都来了,他们审阅了李宁安的讲课提纲,并且全程亲自盯着他的讲课过程。

这是因为他们觉得李宁安太过年轻,担心他讲课时缺乏稳重,毕竟在太子殿下面前,讲官的一言一行会对他产生影响。

然而,令众人惊讶的是,李宁安不仅学识扎实,而且他能深入浅出地向太子殿下讲解问题,还可以结合古今帝王的事例,使圣贤的道理融入到课程中。

李宁安从《论语·学而》一篇开始讲解,他讲得虽然细致,但太子并不感到疲倦。

由于他年轻,念起字来更是铿锵有力引人注目。

他还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来吸引太子殿下的注意力,因此他一节课讲完后,太子殿下的注意力完全没有分散,竟然不似往常飘忽那般,听进去了大半。

"李修撰的学问真是精深。"廖贺感叹道,“他在翰院修史时,比其他人就显得更加踏实。”

"年轻人的精力总是旺盛一些。"谭彦霖说道,“就劳你多费心了。”

"改之兄,安心便是。"

课讲完后,李宁安觉得有些口干舌燥。

宦官看他嘴唇发白,连忙递了杯水来,感激的轻点一下头。

李宁安刚喝了些水,太子殿下的问题就接连不断的蹦了出来,太子如此起劲或许是觉得李宁安与以往的诸多讲官不同。

对方若不是当朝太子,李宁安对他的问题倒是可以敷衍过去,但太子毕竟也有太子的尊严,李宁安肯定不能以对待弟妹的敷衍态度对待他。

然而,李宁安无法拒绝那双渴望知识的明亮眼睛。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宁安对自己的学识和阅读量非常有信心。

毫不夸张地说,即使太子殿下问十万个为什么,他都能勉强给出答案。

......

这一天的讲课,李宁安并不觉得比在诰敕房当值轻松多少。

不仅是他,秦义康也是如此,不过他大体是适应了,冲着李宁安笑了起来。

两人现在一起为太子殿下讲授知识,他们讲课的内容是需要相互补充的。

秦义康虽然平常略显和善,无话不说,但轮到他讲解内容却显得非常慎重,那个劲头似乎是想将自己一生所学都展现出来。

他的讲解不像李宁安那样广度拓展,而是深度发掘,就算李宁安听来也觉得所获甚多,果然每一位翰林都有其独到之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