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官场上,圆滑不算坏事,但如果过于圆滑,会让人难以相信他的真心。

忽地,潘世同又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些过于遥远,眼下还有许多事情在朝堂上等待着他去完成。

如果他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先清除朝堂上的障碍。

......

在京城,所有官员的年假都从除夕开始,一直持续到初九,共计十天。

正月初一,李宁安一家是刚刚来到京城,没有亲戚在这里。

李宁安在拜访了同僚和上司后,就在晚饭后和全家人聚在正屋厅堂里,开始说些闲话,聊聊家中情况。

现在所有家中的开销,包括仆役的月例银,都要从铺子收入中扣除。

按照许氏的话来说,如果想多攒些家当,每个人都必须努力。

像现在这样多好,家里所有成年人都参与到养家糊口中,而后各抒己见,等挣了银钱后,一个个都心情愉悦、富有朝气,这都是肯定了自我的表现。

这让李宁安想起了翰林院里的几个同僚,他们的情况和自己一样,也是步入仕途之后,才举家搬至京城的。

不过这里的“举家”,仅是同僚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而让李宁安难理解的就是,同僚一家搬到京城后,除了他们自己每日上值,其他人全都闲赋在家。

更多的是让家中管事去掺和生意,若是精通还好,就怕是置了间铺子任由发挥,这个时代是有类似职业经理人的行当的,但一般人想想不到。

至于家中的日常开销,除了同僚的俸禄,然后就是靠着以前积攒的老本了。

京城的花销大,特别是年尾送节礼这块,根本就省不下来。

如此,时间一久,存着的老本渐渐就不够花了。

于是开始出现各种紧缺,官袍的袖口已经磨破了,却舍不得买新的。

然而,即便如此,那几个同僚仍然坚守自己的立场,不舍得让家人出去谋生以保持面子。

在他们看来,官宦之家不应该像普通百姓一样,每天都出门谋生行商贾之道。

说实话,李宁安并不觉得自己有资格去评判同僚们的做法,只能说每个人的想法和价值观不同。

在李宁安的理解中,自以为是是最危险的,否则只会被无形的枷锁束缚,失去自我。

何况,在李宁安看来,只要凭自身的本事,靠着自己双手挣来的银钱,本就没啥可丢脸的地方,家人拘在家中全凭自身那点俸禄怎么可能养活的起。

除夕夜,皇城内外格外热闹。

尽管还没有到上元节,但各种各样的花灯已经装点了大街小巷。

与其他家庭不同,李家人不带孩子出门欣赏花灯。

按照许氏的说法,你们觉得花灯好看,那拍花子的还觉得你家孩子好看呢。所以他们丝毫不许孩子们独自走上街头!

李宁安非常赞成这个做法,街上人多眼杂的,李家孩子又多,根本看顾不过来,可看到孩子们可怜巴巴的样子,他只得领着他们去书房做花灯打发时间。

于是,在这个除夕夜,一家人不仅仅坐在一起聊天,还难得地边聊天边动手做花灯。

到了正月初一的夜晚,正院里挂满了各种形状各异的花灯。

虽然做得有点粗糙,但是孩子们却围着它们转来转去,舍不得离开。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