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谢陆夫子开讲

第二天。

上午。

陆时刚到《镜报》报馆,就被沃德豪斯给堵了。

老哥十分激动,

“陆,招生已经结束了!”

仔细算算时间,乔伊斯出现在伦敦很正常,

得亏爱德华七世对写作不感兴趣,不然的话,这些人中还得有一位国王。

沃德豪斯解释道:“当然是陆时文学院啊!你难道忘了昨天答应我的事?喂喂!你可不能反悔啊!”

陆时赶紧低下头,快步通过。

教室内乱哄哄的。

教室安静下来,

这一点无须多说,现场的作家都认同,

陆时说:“没错!就像一座冰山,它之所以雄伟,是因为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便是那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他们的年龄分布很广,

上至70岁的老头、下至20岁的青年;

居然是写出《尤利西斯》的大神詹姆斯·乔伊斯。

他对教室内部微微颔首示意,

甚至连丘吉尔这样的政客都在。

日本亦有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

在工业革命后,文学迎来大发展、大繁荣,各种流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不过,真正出现分享写作技巧的作品,要等到20世纪中叶之后。

其中不乏著作,

这个年轻人的话立即引来众人的注视。

萧伯纳又道:“而且,现场不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也有年轻人的嘛~”

其他几个爱尔兰作家也跟着鼓掌。

说完便加快了步伐。

陆时忍不住吐槽:“数来数去,结果只有一个年轻人!而且……唔……”

他看向丘吉尔。

陆时:“……”

沃德豪斯嘴都快笑裂开了,

心想,

“谢陆夫子开讲!”

陆时问道:“如果改成‘老人坚定地说’,效果会更好吗?如果改成‘老人坚定地、期盼地、关心地说’呢?”

——

陆时脸一黑,

“老哥,你可别瞎胡搞。”

“不好意思,敝人出版过诗集,销量还不错。”

竟无言以对。

沃德豪斯点了点头,中、英双语混杂地说道:“谢陆夫子开讲!”

陆时笑了笑,

“各位,我没想到会变成这样。因为在座的,有很多都是成名已久的作家了。我注意到的……叶芝先生,你怎么也来了?”

乔伊斯却很淡定,

“我的宗旨是,要为我国的道德和精神史写下自己的一章。”

蒙塔古·詹姆斯似乎是听到了,

陆时拿起粉笔,

因为那个年轻人他有些印象,

沃德豪斯朝本部大楼的方向点点头,说:“咱们去威尔金斯楼。”

前一天策划成立学院,后一天就完成了招生,

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

他问:“老约翰,现在才11月初,秋季学期刚开学没多久。你上哪招来的人?”

这话听着竟还有些哲理。

教室内就像社交场,

陆时担心乔伊斯又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赶紧道:“不聊那些太大的话题了。现在,我们说一说写作的要点。”

只见那些所谓的“学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着“好久不见”、“你最近那本书很不错”之类的话。

他说道:“陆,我听柏格森先生说过,在中国会用‘子’字作为一种尊称,表示人们对某些人物的敬仰和推崇。”

像是余光中的《翻译乃大道》,

这看似是一本讲翻译、将英语学习的迼,却是作者们的沧海遗珠,

书中有重要观点——

职业亦如此,

作家、教授、记者、学生……

“真的?在哪儿?你没看错?”

沃德豪斯立即拆台道:“销量不错?那为什么没有再版呢?要我说,那些书都是被你自己买下来的吧~”

陆时轻咳,

陆时说:“那也等着一百年后再说。”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倒是用副词用得非常多。因为这样可以帮助读者偷懒,让他们根据记者的主观描述来了解内容。这么一想,记者算是读者和文章之间的中介。”

但如果放在小说中就不可取了,

中介的加入,会导致读者到剧情的距离被拉长。

“各位,咱们还是讲正事……”

进入校园,陆时便觉得气氛有些诡异,

陆时说:“我已经承诺沃德豪斯爵士,在文学院授课时,讲更多技巧性的东西。但这次是第一次,我还是希望进行总览的介绍。”

萧伯纳叹气,

“你还说没教?他们都成立奥赛学会了!还把你的设定集当做教材。”

其他人跟着起身,

老人说,

“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跟他们待下去吧。”

沃德豪斯努力憋笑,摘下自己的圆顶礼帽,

这放在新闻报道中当然可以,因为媒体本就要进行引导。

“你确定真的招生了吗?咱们昨天才商量好的事情,你就算动作再快,也不至于……而且,学院的组织架构呢?授课地点呢?招生简章呢?咱都没有啊。”

正说着,乔伊斯忽然说:“陆爵士,我没出版过作品。不过,我很清楚我将来要为了什么创作。”

众人听得头昏脑胀。

“里面的学生,伱绝对能满意!”

“你放心吧。”

——

“各位,还记得你们出版的第一本书吗?书的第一部分肯定是你们自己的‘简历’,你们是否还保有印象?”

只有主题,没有剧情,小说就会变成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读起来毫无乐趣可言。

他应该是想背《师说》: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伦敦大学学院的主楼颇为气派,内部空间也很大,

两人沿着走廊走了一阵,来到一间教室门前。

萧伯纳问:“陆,你刚才提到了一个词组——the elements of style(风格的要素),很少见啊。”

“啊这……”

两人上了马车。

陆时狐疑,

这个话题,在场的人都有千言万语,

“陆,别想那么多,下面是学生还是教授,又有什么区别呢?现在的学生,未来可能是教授;现在的教授,也可以是你的学生。”

萧伯纳继续说道:“更何况,我们愿意当你的学生!中国不是有句话吗?懂道理不分先后!”

片刻后,众人记录完,

丘吉尔开腔了,

话音刚落,

陆时想了想,

“‘夫子’。”

“是的。爱尔兰人普遍不喜欢伦敦。”

请陆时开办文学院,果然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打住!”

他投来视线,

“陆爵士!”

隐隐地,心中想到了一个可能。

“好吧。”

陆时很无语,

“可是,文学院要招生,你请来一堆教授是为了什么?”

“你知道的,陆时文学院要集合整个伦敦大学联盟的……”

他们都是叶芝的爱尔兰老乡。

现场顿时响起笑声,尤其是萧伯纳、乔伊斯等人,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可以说是伦敦文字表达最强悍的集合了。

威廉·巴特勒·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

文学院要统合伦敦大学联盟的力量,必然要禀报爱德华七世,

这个冰山理论是海明威的观点,

在《老人与海》中,他将之运用到了极致,在描写对话时几乎很少用副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