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图和几个部落头人看到这般情景,大为吃惊。一个个心下疑惑:“他是怎么做到的呢?短短三天就把一群蠢笨无用的女奴训练成这样?真是神人也!”
巴图按照事先答应过的,把自己的人马交给王守成管理。王守成带着五个执法队员走马任。——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很多年以后。执法队员的人数一直是五个,始终没有变化。一直到巴图称大可汗以后,才将执法人数增加到五十人。这是后话。
王守成来到军营,按照事先规划好的把两万瀚海大军分为二十个大营。五个营组成一个军,设正将一名,偏将一名。每营一千人,设千夫长一名,副职一人。每营由十个小队组成,每小队一百人,设百夫长一名,副职一名。每个小队由十甲组成,每甲十骑,设甲长一名,副职一名。一骑:一人一马,一弓一刀。全军实行连坐制:甲兵犯纪,甲长受罚,同甲连坐。战时,一甲受敌,同甲救之。一队受敌,同队救之。一营受敌,同营救之。见死不救,长官连座。救援不力,长官受罚。依此类推,一直连坐至将帅。
瀚海部落的人马都是经过战阵的,不缺战斗经验。只是缺乏规则和纪律约束。王守成始终牢记卜逢时的交代:立威要有霹雳手段,树信靠的是真才实学。只用了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将两万人马训练的威武严整,锐不可当。
十月底,秋高气爽,草黄马肥。巴图亲自坐镇,由王守成统帅两万大军征伐哥舒部。大胜而回。哥舒部俯首称臣,送来大批牛羊和奴隶。还将部落头人最宠爱的儿子送到瀚海做人质。其他两个部落:浑布斯和混邪见巴图没费多大力气就将哥舒部打败。估量了一下自己的实力,明显不是巴图的对手。纷纷俯首称臣,效仿哥舒部送来大批牛羊和奴隶。也将自己儿子送到瀚海做人质。
巴图暂时统一了漠北草原托古斯八姓。
逃走的哈勒尔不甘失败,多次带领残部袭扰偏远小部落。掳掠人口,抢劫牛羊。这些小部落既不敢得罪巴图,又无力抵抗哈勒尔。只好派人到瀚海来求援。表示愿意向巴图称臣。巴图得报,派出大军,仍由王守成挂帅,一路追剿哈勒尔残部。一直把哈勒尔赶到了漠西地盘。
王守成治军有方,战功卓著。巴图和所属部落首领商量,经长老们同意,授予王守成“仑布斯”称号,任命他为漠北狼主的部将。执掌兵权,统帅漠北大军。
王守成年过四十,鳏居多年,一直没有续弦。如今来到漠北草原,身处重位手掌大权。一方面身边需要有人照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巴图放心自己。主动娶了部落长老的女儿为妻。没想到该女子没过多久就珠胎暗结,给王守成怀了个孩子。王守成高兴得心花怒放,把这个异族夫人视若珍宝。从此后,一心一意,死心塌地的做起了漠北人。
漠北草原一时安宁下来。漠北部与瀚州府各司其职,和平共处。漠北草原各部落之间也相安无事。草原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欣欣向荣的气象。
······
卜逢时将北境诸事平定以后,朝廷减少了后顾之忧。呼延勇的大军也没有出关。卜逢时还抽空巡视了一趟十二大户。新搬迁的六个部落对他们的新住地十分满意。没有了其他部落的骚扰和哈勒尔的残暴统治,十二大户的部民生活安定了许多,日子渐渐好过起来。巴图也在着手稳固自己的狼主地位。卜逢时长出了一口气。打算看看书,喝喝酒,安安稳稳过这个冬天。这个时候,接到了云乐公主的一封信。信中说,南方的十六个州发生了叛乱。暴民形成了好几股叛乱势力。由于是在南北两朝划定的非军事区,没有军队前去镇压。这些叛乱势力竟然越做越大。渐成鼎沸之势。公主在信中抱怨:南朝有意助长这股恶势力。暴乱是栾士英策划的阴谋诡计。为的就是扰乱我朝朝政,削弱我朝气运。询问卜逢时应该如何应对。
卜逢时看完信以后,认真分析起那里的形势。
南北两朝边境之争后,北朝战败。迫不得已与南朝签订了和约。将两国边境之处北朝一方五十里宽的区域划为非军事区。这一片广大地区自古繁华富庶,人口密集。共有十六州七十二县,百座城池。和约规定:南北双方均不可在这一地区存在军事力量。各州县只保留一定的捕快衙役,维持日常治安和生活秩序。两朝百姓可以在这一地区自由行走,自由经商,自由来往。于是,在十六州之地一时间形成了一种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局面。各种各样的人物到这里去讨生活。有商人,有农民,有佃户,有工匠;有逃亡的罪犯,有开小差的士兵,有怀揣梦想的冒险家,有兼并土地的大地主;有开青楼妓院的,有做小买卖的;有和尚,有道士;有落魄的文人墨客,还有逃亡的贪官污吏。一时之间,形形色色各样人等云集到这里。十六州之地仿佛成了自由天堂,成了乐土。
宇宙的法则就是这样:当某一个地方内部力量去掉以后就会形成真空,其他力量就会自然而然地填充进去。十六州之地,没有了军事力量的存在,自然会有别的武装势力填充进去。豪强恶霸蓄养家奴打手,黑恶势力坐收保护费,僧尼道士利用法宝愚弄愚民,等等。各种各样的势力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些力量一天天发展壮大起来。力量壮大了野心就会膨胀。当某一股力量足以左右这一区域的形势以后,这一力量的控制着或者操纵者就会跳出来要求话语权。有了话语权还不够,还要向统治者分一杯羹。有的甚至称王称霸,夜郎自大,关起门来做他们的帝王美梦。
历史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十六州之地,自古就是南北两朝反复争夺的地方。南朝人认为十六州是他们的失地,应当收复。北朝人认为十六州是他们的故土,一度被南朝抢占。如今回归北朝理所应当。南朝的文人志士经常把收复十六州作为他们的文学题材。有诗句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十六州。北朝的文人士子也针锋相对,有诗句云:男儿寒窗求功名,何如镇守十六州。
这一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十分复杂的人文地理。南北两方的人民长期在这里杂居,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已经形成鱼水关系,谁也离不开谁。有儿女亲家,有世代姻亲,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乡里乡亲。普通民众不再有南朝人北朝人的割裂观念。但现实的事情就是这样:一池清水很平静,被浑水摸鱼,别有用心的人一搅动,立刻变的浑浊和翻滚起来。
十六州情况也不完全一样。有些州北方人居多,有些州南方人居多。处于东南地带的江州、湖州、淡州和泊州四个州府历来南方人居多。南方人在这些地方有自己的社区。许多村庄和城镇都是整村整镇的南方居民。他们有自己的祠堂,有族长。一般的诉讼都不会经公。日常生活很独立。居民与官府的关系相对疏远。北朝的地方官对当地望族大户很有成见。而这些望族大户,除了每年缴纳赋税时候和官府打打交道之外,其他时候很少去拜访官府。有的大户甚至把子弟送往南朝学习和求取功名。因此,这四州有许多人在南朝做官。
湖州城里有一家大户,姓郭。家里有一个年轻人叫郭长风。是个读书人。郭长风生的潇洒倜傥,一表人才。有一定的文采。在同辈中算是佼佼者。平生颇有志向,经常对人说:男子汉大丈夫应当乘长风破千里浪,珍惜时光,建功立业。时人共许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郭长风三次到盛京赶考,每次都信心百倍,踌躇满志。结果总是名落孙山,榜无名。由于家境殷实,自己年龄也不大。来日方长有的是机会。郭长风倒也没把落榜当回事。回到家乡,仍然诗酒风流,悠游欢畅。整天和一大帮文人闲客吟诗作赋,游山玩水。身边总是美女如云,家丁成众。挥金如土,潇洒风流。
郭长风成为湖州远近闻名的风流才子。自己也经常以名士自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