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神宗年间,朝廷重用王安石等革新派,锐意改革,国力日渐盛,东京开封府更是一片繁华盛世。
城内权贵富户数不胜数,但论名望地位,韩相爷家的永康府必定榜上有名。
老相爷韩琦辅佐过三任帝王,一生鞠躬尽瘁,深受朝廷倚重,又兼家风严谨,时常行善积德,造福乡里,颇受百姓爱戴。
老相爷故去后,永康府理应由镇北侯韩世忠接管,无奈边关战事吃紧,镇北侯身负守关重任,不得脱身。因此,永康府家业便由其婿温若竹执掌。
温若竹何许人也?
温若竹,字子谦,乃是浙江金华府人士,其族人在当地也是富户。温老员外夫妇晚年得子,对其视如珍宝。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温若竹十岁左右,老员外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加之同族兄弟侵吞家产,将那财力颇丰的钱庄酒肆瓜分一空,仅留十几亩郊区田地供娘俩维持生计。
温杨氏一介女流,自知人单势孤,待守孝期满,便带儿子离开祖宅,在乡间盖上一所院落,同着三两个贴身的仆从,守着儿子,倚靠佃租过活。
温若竹自小便目睹人生悲欢起落,也打心里心疼娘亲的不易,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让娘过上好日子。
温若竹天资聪颖,颇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寒窗苦读八载,待到学业大成后,温若竹便拜别了母亲,带着一位陆姓老家人前往东京汴梁城,参加科举考试。
主仆二人一路风尘仆仆赶往京城,只是没成想,错投了一家黑店,身上的盘缠被贼人趁夜卷走,落魄至极。
二人勉勉强强来到京城,老仆给客店打杂,换取住宿落脚的地方。温若竹在街边卖画,挣些吃饭的钱。
一日,温郎君正在街边作画,一位管家打扮的中年男子上前搭话,只见那人身高七尺,衣冠齐整,虽是朴素打扮,却是一脸福相。
那人名叫韩福,是当朝宰相韩琦的管家。他揣测老相爷爱才心切,经过一番交谈,此人果然才华出众,言谈举止更是谦逊得体,便当即决定带这位郎君前往相府,拜见老相爷。
温若竹在韩管家的引荐下来到相府,参拜老相爷。老相爷一见温郎君,便心生好感。
那温郎君身高八尺,面白如玉,剑眉星目,宽宽的肩膀,细细的腰身。虽然穿着破旧的儒生布衣,但眉宇间的英姿与贵气却是与生俱来的。
加之温郎君文雅有礼,言谈举止颇有大家风范,老相爷与他谈论兴邦治国之策,温郎君引经据典,又别出心裁,出口成章,态度不卑不亢,深得老相爷的欢心。
老相爷一生爱才、惜才,自打见了温若竹,老相爷便心生怜爱,当下便命管家收拾一间幽静雅致的偏院,供温郎君主仆二人居住,期间一切花销用度皆由相府承担。
温郎君主仆千恩万谢,温若竹更是随即拜老相爷为师,做了相爷的门生。从此便在相府埋头苦读,专心备考。
他的到来,不仅老相爷高兴,还引得府里的娘子们纷纷驻足偷看,其中便有老相爷家的掌上明珠——韩英云。
韩英云当时二十二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纪,她不仅长得美,还自小练就一身武艺,英武洒脱,豪气不输男子。
只是她眼光高,对未来夫婿的要求,既要能文能武,又要人物出众,这些要求立马刷掉了众多上门求亲的人。这也导致她二十出头了,还未嫁人。
可是,自打她瞧见了在书斋窗边读书的温若竹,她所有苛刻的要求就都消失了,大有非他不嫁的意思。知女莫若母,韩老夫人与丈夫商议一番后,也觉得可行,便替女儿多留了心,准备伺机撮合二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温若竹在科举考试中,高中进士一甲第二名,封为从四品左谏议大夫,任京官。
夸官当日,温若竹当众向老相爷行跪拜大礼,感谢恩师的器重与栽培。相府亦是张灯结彩,大摆宴席,阖府为温郎君庆祝。席上,韩相爷更是收了温若竹为义子,关系又亲近了几分。
饮酒正酣,老相爷与身旁的夫人互递了眼色,接着便手抚须髯道:“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此乃人伦常理。我儿才德兼备,必得好女相配。论道婚姻大事,老夫有个不情之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