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听罢,亦言道:
“此战得南郡足矣,待来日袁绍与曹操决裂之时,方是主公大展宏图之日。
不过,以我之见,主公不必全取南郡,只需夺得鱼复至江陵一线诸城,再取此线以南之地便可。
如此一来,主公既能得小半南郡,又可将荆南、荆北划开。
至于南郡北部,其地域虽广,诸县皆为小城,易攻难守,纵然取下,益处亦不大,反会因此分兵,易为刘表各个击破。
不如弃之不取,则可稍稍隐去虎狼之态,以安诸侯之心。”
蔡瑜听罢,笑道:
“诸位之谋极为周密,甚合我意。
此战我有意于水、陆两路同时出兵。
四载之前,我便叫兴霸操练水军五千人,此次正可派上用场。
水路,由兴霸亲率五千水军,乘蒙冲经三峡直下夷陵。
陆路,我领三万兵马出鱼复,夺巫县、秭归,至夷陵与兴霸会合。
其后,先取枝江,再下江陵。”
这时,法正说道:“主公或可趁其不备,以水军直捣江陵,轻取此城。”
蔡瑜摇头,说道:
“不可如此。
夷陵以西,道路崎岖难行,人不能并走,马不得疾驰,陆路不如水路快,便是有人见到兴霸之水军,亦来不及通风报信。
而夷陵以东,水流放缓,且需绕行,陆路却道路开阔,骑马可日行数百里。
若如此行事,一旦为敌事前所察觉,兴霸一部便成孤军,极易有所闪失。”
法正又道:“我明主公之意,只是江陵乃大城,本就难攻,如此一来,刘表必会有所防备,于江陵屯重兵而守,若因此久攻不下,岂非因小失大?”
蔡瑜笑道:“刘表若果真如此行事,倒是正合我意。”
法正毕竟阅历不足,不能思虑周全,闻言不解蔡瑜之意。
见法正疑惑,贾诩说道:“主公可是欲以张羡为内应?”
“正是如此!
我已着人探明,刘表麾下兵马不及八万之数,韩晞、刘虎领兵一万屯于颍川,黄祖领兵两万屯于江夏,韩玄、文聘领军一万屯于南阳,蔡瑁、吴巨领军万五屯于襄阳,庞季领兵一万屯于江陵,张允领兵五千屯于秭归,刘磐、黄忠领兵五千屯于长沙。
此外,另有些许散兵屯于荆州各处,每处无非数百人,不值一提。
待发兵之时,我将令文远领军出武关,佯攻南阳,刘表见此,必不敢轻动南阳、襄阳、颍川三地之兵马。
长沙刘磐、黄忠有防备孙策之大任,其亦难以动用。
如此一来,能用作援兵者,唯江夏而已。
而江夏乃重地,我料定刘表至多分兵一万去救江陵,如此一来,合计不过两万兵马,与我对敌,兵力仍稍显不足。
值此之际,若张羡请命派郡兵相助于江陵,刘表又不知张羡将反,岂能不允?
待张羡之兵入城,江陵便为我所得矣。”
法正听罢,恍然大悟,不由暗自叹道:“俗语曰姜是老的辣,此番方知,我不及荀、贾两位军师与主公远矣,当自勉才是。”
荀攸说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