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今吴国的内部环境而言,倘若孙皓真出了什么意外,最大的悬念还得看彰王孙俊和越王孙奉谁能上位。名分上,孙俊占优;实力上,孙奉更强。但孙奋是没有半点机会的,正如他在过去的每一次事变中的表现一样。
孙权的七个儿子中,只有孙奋从头到尾都是个透明人,孙权根本就没正眼看过这个儿子一眼,大臣们也从来不把他当回事。
孙权的长子,宣太子孙登就不用说了,那是真正的众望所归,如果没有早逝,他大概率会平稳地接下孙权的班。
次子孙虑,深得孙权喜爱,年仅十八就拜为镇军大将军,假节,开府,治半州。孙虑的名声也一直很不错,遵奉法度,恭侍师友,超过众人对他的期望。孙权扶持孙虑的可能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培养一个宗室贤王,另一方面也有制衡孙登的意思。遗憾的是,孙虑年仅二十岁就病逝了。
孙和、孙霸就无需赘述,二宫之乱的戏份足够拍一部高质量权谋宫斗剧了。
六子孙休和孙奋一样,母家寒微,没什么实力背景,但孙休不闹腾,不搞事,在封地“好善慕名”。所以孙亮被废后,孙休才会成为皇位候选人,并最终即位。
至于七子孙亮,以母亲潘淑受宠以及全公主支持的缘故,被孙权立为太子,成为吴国第二代皇帝。
而孙奋,什么都不是。在封地的时候就纵情肆欲,毫不掩饰,打杀官员部属就跟打杀猪狗一般,这种人怎么可能被大臣们拥戴?大臣们可不想被当成猪狗一样杀。虽然历史上的孙皓就对大臣们很残暴,但即便是孙皓本尊,也比孙奋有脑子多了,而且孙皓在封地时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名声很好,孙奋的名声早就臭大街了。
因此,无论是孙亮被废时,还是孙休意外病逝,“国赖长君”的时候,孙奋都不在大臣们的考量范围内。
所以孙皓一点都不把孙奋放在眼里,孙奋算不上什么真正的威胁,只是他的举动过于碍眼罢了。而且考虑到宗室的情绪,亲亲贤贤的道理,也不能一刀把他宰了,少不得要周旋一二。
然而,这事未必不能成为解决宗室问题的一个契机。现在正面榜样已经有了,那就是越王孙奉;反面教材马上也有了。有这一正一反的对比,孙皓就能做文章,贯彻他的宗室政策,他已经想好怎么做了。
不过跟另一件马上要召集重臣着手处理的大事而言,孙奋这点事实在算不得什么。
周处向孙皓汇报的第二件事是眼下最棘手的,此事牵扯包括陆家在内的几个吴郡大世家,他们不仅是吴郡的超级世家,在整个江东都是顶级豪门,必须慎重处置。
就在孙皓亲征夷州的这段时间,吴郡太守贺邵也整了个狠活儿。
贺邵是贺齐之孙,贺景之子,与贺质是从兄弟的关系。贺质选择从军,而贺邵选择从政。
年初的时候,贺邵由散骑中常侍出任吴郡太守。到任之初,贺邵十分低调,足不出户。
贺邵出身山阴贺家,属于会稽世家。在江东世家中,主要的两大派系就是吴郡世家和会稽世家。吴郡世家的势力显然压过会稽世家,顾陆朱张四大家族无一不是整个大吴的顶流家族。相比之下,会稽世家这边也就虞家、谢家和贺家比较出挑,但顶天了也就能压过吴郡沈氏这样的二线家族,远不能与四大家族相提并论。像吴郡陆氏,已经先后出了两个丞相﹑五人封侯﹑十多位将军,到现在也还有陆抗、陆凯这两位壮得不得了的擎天大柱。
贺邵在吴郡做这个太守,要和这么多神仙打交道,困难可想而知。
而吴郡的世家豪门也正好想刁难刁难他。虽然吴会一体,当年江东世家在与淮泗派斗争的时候常常还是能作为一个整体同气连声,但江东世家的内部斗争并不见得就少,吴会内斗的烈度也并不见得就低。
这些吴郡士族子弟眼见贺邵像缩头乌龟一样猫在府邸里没啥动静,不由得对他轻蔑起来,一个个争先恐后跳出来,狂妄地向他展示着吴郡世家的雄厚实力。
更有甚者,竟公然在太守府的大门上写下六个大字。
“会稽鸡,不能啼。”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