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洛阳,二圣已经返回了宫殿之中。不同于后世洛阳到嵩山只需要不到半天。
在此时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李治和众人走走停停,一共花了三天的时间才从嵩山回到洛阳,如果考虑到因为大雨休息了一天,光返程就花了四天。
但如果和去泰山相比已经算好的了,考虑到皇帝去泰山的中途需要停留各州县,时间来回需要半年以上。当年太宗花了两个月都走了一大半的路快要到泰山了,结果遇上陨石,最后只好打道回府。
而随着封禅典礼的结束,时间已经来到二月下旬了,万物复苏的时节已经到了,南方的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农耕了。
往年身体不适的李治是没有农耕这项活动的,而且相比于汉明清,唐宋皇帝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作秀耕田欲望,其实这也和国家的整体政策有关。
不过今年为了尽快推出曲辕犁,并向世人昭显天皇对农业和农民的重视,李治早已将封禅回来的第三天就定为今年的皇帝农耕日。
只是没想到气候不利,李治还在回嵩山的路上耽误了一天,现在距离亲自下田已经只有两天了!
而现在李治就在武则天,上官婉儿及专业农民的陪同下,提前接触一下耕田,历史上别的皇帝好像就是这么做的,反正李治在原身的记忆中并没有看到这些,不过,作秀嘛,多一点无妨。
等到这次耕种完,自己不但能推出曲辕犁,还能顺带写一首《悯农》,什么叫全方位的秀啊?李治都准备好了。
其实李治约半月前就已经下过一次田了,也正是在那次下田之后顺理成章的提出要改变犁具。
今日说是熟练,主要还是来视察一下这犁具造出来了没有。
那官员见到李治就拜谢,“陛下圣明,这曲辕犁将大大减轻天下田间劳力的负担!”当即就把李治那个吹的啊,快要飘飘然了,一边的天后听着也是美目涟涟。
自从陛下身体健康后,不断多了些新奇的玩法,还逐渐展现出了与以往三十年来都不太一样的才能。没想到过了三十年,自己还是没有看透枕边人!
当然现在李治就在查看自己吩咐让工匠改造的曲辕犁,其实如果不经过实践,又缺少高超的力学知识,很难想象这么小的设计对于耕田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李治刚提出改变的时候还有大臣上谏,以为李治是要瞎改,祸害世间呢!
毕竟李治出身皇宫,从小就是娇生惯养的,又是体弱类型,虽说是圣人,但理应也不懂农事。
不过事实胜于雄辩,历史上曲辕犁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直辕犁。
等看了一圈,现在初版本的曲辕犁样式还没有固定,摆在李治面前的就有6种。
李治只好问随行的官员,“这里的几个犁,哪一个效率更高?”
那官员身着绿袍衫,应该是个技术官种,听到李治的问题,忙不迭的回答道:“这里最好的曲辕犁,首推御史中丞的儿子鱼保家做的这件。”说着就指向了这六件中左边的第一件。
“哦?”李治皱起了眉头,还是个御史中丞的儿子,他这次可是实打实的想要为民谋利,可不想要这变成某个官员为自己能动点手的儿子谋功名。
此人当真大胆,敢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动手?
不过随着那官员的讲解对比,李治也明白了这最左边的曲辕犁确实比其他使用范围更广,需求的力气更小,至少在功能性上李治是放了心,能达到李治的需求了。
现在就是要查查到底是不是那个鱼保家做的了,还是说,是偷天换日,将其他人做的换到自己头上来。这只需要派人去询问工匠,逐一对比就能查出来了。
如果是真的有这方面的设计才华,李治也不介意送他一笔富贵。毕竟,能工巧匠的地位,在李治看来是可以适当提高的。
现在一切就绪,就可以等农耕后向全国推广了,其实现在就已经开始大批量的制作了,这第一批曲辕犁,虽然不会是高价出售,也会给朝廷带来一定的财富。
如果这是不好的耕具,恐怕免不了要被批评掠夺民财吧?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官家推出的农具强制购买,却是坏的,最后苦了农民。
有了对比,才会知道当今是什么好皇帝啊!
等劳动力溢出,工商业也会进一步走向繁荣,这就是盛世的基础啊!
……
另一边,嵩山边的郑州官府,狄仁杰已经工作数日了。
他又是放下一卷书,叹了一口气,问道,“元芳,你整理的怎么样了?”
那元芳看起来是一个精壮的汉子,此时却和另外几个人一起在整理文书。
听到狄仁杰问话,就将手上整理出的名单画册交给狄仁杰,“大人,郑州这一月失踪的人都在这里了。”
无论元芳还是狄仁杰都知道这里不会是郑州所有的失踪统计,肯定还有些跟着商队走的或者是其他情况漏报的,但是那种情况已经很难进一步搜寻。
狄仁杰已经告知官府,将画家对尸体样貌还原所得到的画,张贴在四处公共之地。但是最近几天却一直没有得到结果。
他和元芳等人已经跑遍了周边的州县了,这里已经是最后的希望了。难道此次办案将在一开头就掐断其中一方线索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