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关于华夏民间传说故事。

或许是受到了山海经这样神怪书的影响。

许多民间故事,尤其是讲给孩子们的,大多和妖怪拎不清关系。

哪里出了个妖怪头子,带着一帮小妖怪咋咋呼呼,为祸百姓。

然后就有类似石敢当这样的英雄出场!

就像这一出皮影戏——《泰山石敢当为民除害保平安》。

听起来,就是浓浓的乡土气息。

没那么多曲折离奇的剧情。

妖怪是坏人,石敢当是英雄。

英雄打坏人,受到敬仰。

事实,现在去看泰山皮影戏的,大多也都是家长们带着孩子。

也只有孩子们的童真,才会对这样的艺术真正的感兴趣。

其实呢……

说起来,皮影戏从皮影小人的制作、剧情的设计、唱词念白的文字、唱腔的小调、锣鼓伴奏的曲子……

都有许多值得深挖的艺术价值。

皮影小人的制作和剪纸的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唱腔融合了地方小曲的魅力!

剧情都是从传说的民间故事改编而成!

唱词念白具有特有的方言艺术!

伴奏更不用说,都是华夏的传统乐器,甚至还有一些是不起眼的土造乐器……

就像因为系统,得以窥见一些传统文化以及艺术的杜若。

拿皮影戏来说,华夏民间皮影戏的种类多不胜数,虽然中间已经有许多失传了。

但传承至今,仍有不少的地方特色的皮影戏,各不相同。

或者民族乐器唢呐。

怎么吹,吹什么,和什么伴奏!

如杜若之前在黄土高坡时候跟着一个师父的班子到处演奏。

2台、4台、8台!

乃至百鸟朝凤。

或者这个地方的婚礼吹百鸟朝凤!

但隔了一条河,你在那里吹就是故意找茬,因为此处只有葬礼才吹百鸟朝凤!

这是规矩。

拜师有拜师的规矩、表演有表演的规矩、说话有说话的规矩!

这样的规矩所映射的,只不过是华夏文化中的一个小缩影!

这就是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

至少在杜若看来是如此。

这种国风也是杜若所追求的。

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有规矩、有历史、有人情……

国风一定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的。

越品越有味道,越想越厚重。

经得起推敲,经得住琢磨!

但在杜若看来,一些真正的国风艺术面临失传。

而披着国风外衣的许多东西,却在盛行。

本末倒置,华而不实。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