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中年人,看见父亲涨红的脸,心中微微叹息一声。

时代在前进,文化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电脑电视的普及,各种娱乐方式的层出不穷,皮影戏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虽说现在他也在帮父亲打理这个小小的剧院。

但他小时候,六七个人各司其职,一起表演皮影戏的场面早就已经不见了。

所谓的十不闲,一个人承包皮影戏的表演。

说起来,还不是因为人手不够。

逐渐慢慢演化到现在这种方式的。

用手表演、操控几个皮影小人,这个倒还简单。

加用嘴巴演唱、道白,需要一心多用。

而用脚将特殊制作而成的乐器,又打梆子、又敲锣的,就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功夫了。

至少他本人是没有学会,也就放弃了。

最难的是。

这些演出的东西,没有记载的文本。

泰山皮影传承到今,都是口口相传。

每个剧本,每个角色的制作,每句念白,每个动作,每句唱词。

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记忆。

舞台表演的确实是好!

这门手艺,更好!

但自己老父亲所谓的好,大概是终于有人能将他这门手艺传下去了……

想到这。

他心中也是满怀愧疚。

自己虽然现在也在剧院帮忙打理一些事情。

说到底,自己如果多用功的话,大概也能学会这门手艺。

…………

确实!

这个老人是屏幕中影幕后白描的师父一点没错。

确切的说,应该是杜若的师父之一。

皮影戏,不单单是系统的奖励。

说起来杜若身许多其他的艺术也是如此。

系统为主,但也要归功于杜若这三年来的游历。

民间小调、地方风俗、市井小吃……

比如跟着某个师父吹过唢呐给人送葬,帮某个师父打下手出早酒的摊子,帮某个师父采摘山楂制作糖葫芦……

杜若知道的东西,远不止系统奖励的那些艺术。

泰山皮影戏,是曾经路过泰山脚下看到的。

当时杜若忙着其他系统的任务,只是看了晚的演出。

便记住了这“一个人的皮影戏”。

因为要忙其他事情,想要学习皮影的事情就耽搁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之前杜若在准备这个节目演出前,突然获得了系统奖励的“皮影戏”。

便想到了泰山皮影。

系统奖励的传统艺术,都是毕竟正统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