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系不明的两人拷问得知,大米朝沈家兄弟吃饱了撑的,暗中搞点特务机构都要互相拆台。沈东诚为了捍卫朝廷秩序、打击江湖人士,名义上设立“黄仓”,效忠皇上,实际上给自己扩充耳目。那位祸害迷茫山李大厨又勾引我肾虚文二哥的茶摊老板娘,就是黄仓的。

而皇上那头更想建立完全属于皇家的机构。自“大腿吃馒头”的马老儿这种人出现之后,皇帝想搞个专门组织,对付江湖异士,保卫皇族安全。可一方面招揽,另一方面又打击,要么提高税负,要么逼着合并。大侠小侠们门派凋零、缺吃少穿,混得差的纷纷关门停业、返乡复耕,也不替天行道,也不除暴安良,几十年时间,百花齐放的武林只剩下少林等几个名门正派。乡间充斥武林人士,几经延续,“刨地拳”这种类型的狗屁流派就冒了出来,可笑而不中用。武术人才凋零的年间,江湖上也有些能人,例如“翻云覆雨”的包丰这种魔头。可惜朝廷没能力降服,包丰老土匪无心归顺,双方未勾搭起来。其他名气小一些的,像“大魔音”韦无常,自有厉害之处,朝廷也想招揽,可惜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官员们不敢大意,没有十足的克制之法,就不敢引狼入室,否则大魔音某天酒后唱歌震着皇上,那还了得?于是一拖再拖,打击武林小有成绩,招揽能人便不着急。

因而老皇上有了想法很多年,却一直没像城主府一样搞出个名堂来。直到当今“年轻有为”的皇上沈槌登基后,为了显示君威,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刀阔斧地搞了个皇宫直系的特务机构,名曰“白库”。

“白库”由来自江湖的朱新艚大人一手创立,按照贼汉子的说法,这个朱大人武功深不可测,在武学上颇有修为,入宫后再不涉足江湖。白库的人手,均由朱大人亲自挑选,入选后,洗髓彻骨,以旧换新,然后在一个秘密的地方,数人一组,苦练阵法,成了方能出山。以交手来看,我暗自佩服,这个朱大人还真是天才,竟然真能制约一二,有两把刷子,看样子不好惹。

改问:“城主府里怎么有你们的人?那不是黄仓的地方吗?”

汉子说:“半年前,皇上去东岳城,说沈城主重病在床,乃因操劳过繁,提出暂时接管城主府兵政两权,并把黄仓合并到白库,让少主好好服侍城主养病,但沈少主却说,黄仓办事不力,已经解散,至于兵权和城主印,不敢擅作主张,要等城主醒后定夺,因此迟迟不交。”我笑道:“他不交,你们就偷?”贼妇人拦住汉子,眯缝着眼:“文大侠,你答应放我俩走,我才告诉你。”她可真逗,不了解我的为人,我保证过的话,几乎不算数的!难道白库光研究武功阵法,不琢磨人性操守吗?我拔出小兵的宝剑,蘸血起誓:“文有智保证不杀某某二人,如有违背,天打雷劈。”贼妇人与贼汉子对视一眼,点点头,将实情告诉了我。看来“天打雷劈”四个字是说谎必备成语。

原来当今皇上沈槌还没登基之前,就有集中治权的伟大愿望,可鉴于其皇叔沈东诚势力庞大,直到登基之后都不敢开口。后来沈东诚突然暴病,皇上在几个权臣的怂恿下,趁机盘剥城主府的势力,已经暗中把其他派系的兵马笼归中央,唯独剩下城主府驻扎在罐州、芥州和东岳城的万余亲兵,绝无拉拢的可能。这成为皇帝的心腹大患,只要沈剑一纸军令上蹲个大印,那万余精兵便可操戈相向。所以皇上和城主府都对那枚城主印十分挂心。沈东诚暴病的消息传到宫中,朱新艚当机立断,趁着城主府混乱,将白库的人手暗中派去,伪装成小厮、伺候婆子、马夫等,伺机而动。可城主府也不是吃干饭的,审查极其严苛,城主的贴身护卫陈潇和武功阴狠的“拨浪鼓”日夜巡护,搞得白库的人迟迟未能得逞。

贼妇人道:“后来我们利用离间之法,散布消息说沈家太太是个仇怨分明的人,陈潇与拨浪鼓关系密切,而拨浪鼓与沈少主受伤有关,沈东诚一病,城主府迟早要铲除他俩。又说,陈潇和拨浪鼓二人今天投靠这个,明天投靠那个,皇上要收城主府的权,这俩人一定会趁机动手,借此邀功。人言可畏,后来二人果然不见了,这下我们就好办了。”我听到这里,明白过来,为什么城主府在如此紧要的关头,招纳下人的事情,却由墙头草王振德在做。

见我脸色阴沉,贼汉子主动告诉我,前几天晚上,城主府的印章丢了。据说,沈府少奶奶黄小雨夜遇盗贼,直追到第二日清晨才返回,虽没有追回印章,却看到了盗贼面目。100文学100enxue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